第A04版:要闻

专利赋能,让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江南大学高校专利转让数量位列全国第六

  本报讯 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山水东路科创谷创新合作论坛上,一批基金投资科创项目亮相。其中,专门面向江南大学科研成果的鼎祺中肃成果转化基金与3家被投企业签约,将为新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本“加持”。科研成果频频获得资本青睐,江南大学不无底气: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该校专利转让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六位。依托不断完善的成果转化体系,江南大学正加快推动更多源头创新的“新质研究”“新质发现”转化成市场认可的新质生产力。

  2023年到账产学研合作经费同比增长17%,全年新增亿元级横向项目1个、千万元级横向项目22个,现有存量专利1万余件,运用益生菌专利的产品销售额近2亿元……江南大学相关负责人报出的一串数字,满载着科技成果沉甸甸的“含金量”。

  打开江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网站,“最新成果”一栏中以月为单位,罗列着一批批校内授权专利清单,每个月都有一两百件授权专利上线“找婆家”。为这些专利赋能的,是学校构建的“1+2+N”成果转化体系:针对我市重点企业和科技需求,江南大学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建起了以大食品学科为引领,以纺织、设计等特色优势学科为重点,以物联网、机械、化工等其他学科为支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通过建立独立的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研究提升专利商业价值,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

  “‘先奖后投’模式,把专利成果和转化效益‘捆绑’在一起,科研人员的转化动力更足了。”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教授李江华告诉记者,以往,高校专利转化以转让和许可为主,科研人员难以享受到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收益。江南大学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专利作价入股“先奖后投”模式,将其中大部分权益奖励给专利发明人,把科研团队和企业变成“一家人”,企业负责销售和获得市场反馈,科研团队不断升级技术,从而让更多好技术走向市场。

  学校还设立了专项经费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和产业化,每年从在研的重大科研项目中筛选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5项核心技术,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针对这些项目,服务团队提前介入科研团队研发,组织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专利挖掘和布局、专利转化运用等工作,学校也会优先支持高价值专利的实施转化。目前,校内已开展15项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促成专利转让和实施许可项目、横向合作项目共计20余项,转化成效明显。

  “下一步,江南大学将打造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的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体系,从科技创新供给侧大力支持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让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江南大学相关负责人说。

  (朱冬娅、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