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14年,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这也是无锡城市历史的重大事件之一。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节点上,回溯历史,充分挖掘大运河的多元价值;立足时代,实施城市更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面向未来,关注其对于提升无锡城市竞争力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大运河无锡段在未来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创新思路方向。
制定更高绿色发展目标,打造绿色低碳运河城市名片。在大运河沿线城市中,无锡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人均GDP最高的优异成绩,在此基础上,未来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要制定更高目标,进行内涵式发展。城市发展以绿为主,降低城市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以科技创新赋能绿色低碳发展,打造零碳景区、发展低碳航运,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打造绿色低碳“运河城市名片”。
优化山水城生态组合、建设江南生境城市典范。无锡是典型的江南运河城市,因运河而生,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元素。未来应积极关注水资源在城市环境中的循环与绿色生态价值,以自然基底为基础开展城市更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打造韧性城市,以“从治水到兴水”为理念,再造“人—水—城”和谐共生新貌。同时,以无锡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构建大运河流域海绵城市、优化山水城绿色生态格局、建设江南生境城市典范,讲好无锡“人—水—城”的故事。
挖掘传承运河文化基因,创新当代保护利用模式。无锡因运河而兴,运河文化是无锡城市发展中的内在基因,需进一步进行文化挖掘和现代化演绎。例如,充分提炼无锡运河水工遗产的生态智慧,用于新时代城市更新与文化建设。对运河沿岸的无锡工业遗产进行低碳化保护利用,积极探索低碳可持续创新模式。利用工业遗产的大空间结构特征,围绕功能、人在空间中的行为方式,通过空间的适应性,进行弹性空间组织与体系化设计,以适应未来空间不同活动内容。
促进人水和谐共生关系,提升运河沿岸人居环境品质。关注利用与运河相关的桥下、滨水零碎、消极空间,从城市角度一体化考虑,对码头、埠头、桥梁等与运河息息相关的建、构筑物等,进行水上、水下、水边的全域空间设计,打通堵点与难点,优化人水环境中设施完整性建设与文化特色性表达。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对运河沿线老旧小区、安置房进行提质增效2.0版改造,从人的最基本需求出发,以舒适健康的普遍性要求,改善老城人居环境。“让老房子变成好房子”,以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标准,提升老房子的新性能,真正让老百姓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开展运河主题社会教育,提升公众认知,弘扬运河精神。充分发挥大运河教化育人的作用,在城市更新中植入运河文化,在户外以系统化城市家具设计充分展示运河特色,打造运河文化客厅。加强政校企合作,开设以双碳为主题的运河课堂与Canal Walk,让大运河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充分利用现有的低碳、零碳设计和技术方法,充分发挥循环经济效益,最大程度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创新。
大运河是文化带、经济带、城镇带。无锡是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重要节点城市,呈现出典型的城河共生发展模式,大运河与城市生活紧密关联,是活态文化遗产。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应与城市更新紧密结合,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激发城市活力,将无锡建设成具有特色的国际运河文化名城。
大运河是历史之河,也是低碳环保、无废、绿色生态之河,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标未来高品质人居环境与绿色低碳生态目标,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应积极结合国家战略,双碳引领,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实现文化复兴,努力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和宜居、韧性、智慧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城市典范。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