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太湖周刊

杨荫浏的无锡印记

  □陈 倩

  无锡山水毓秀,人杰地灵。从无锡走出去的名人很多,但大多是走出去开阔了眼界、接受了更高等的教育才得以成就,而杨荫浏是个例外。

  我们都知道杨荫浏先生是中国音乐学界的“开山宗师”,是中国音乐史学家、音乐教育家、乐律学家、宗教音乐家……但很多人不知道,杨荫浏学贯中西,精通音乐、书法、绘画、武术、围棋、英语等,他拥有如此多门类的知识储备,这都是在无锡打下的基础。

  家族背景及家学渊源

  杨荫浏出生于无锡留芳声巷,为杨氏鸿山寺头迁城分支的振青公一支后人。明末,其迁锡始祖杨英为避乱,迁至无锡北门下塘,聚族而居。北门下塘杨氏后人分居到城内大成巷、留芳声巷、学前街、百岁坊巷等处。其中大成巷这支俗称“旗杆下”,后人有杨荫杭、杨荫榆、杨绛等。许多人因为名中“荫”字,误以为杨荫浏与杨荫杭、杨荫榆是同辈,其实不然,按“水生木”的五行排列,在家谱中杨荫浏比杨荫杭、杨荫榆长一辈。

  “留芳声巷杨”一支虽不甚富裕,却是书香世家,五代游庠。杨荫浏的嗣祖父杨昌祜是举人出身,其父杨钟琳也是位饱学之士。杨钟琳生两子,长子杨荫溥、次子杨荫浏。杨钟琳中年之后辞职回家养病,虽然当时科举已经废除,但是这位坚信“诗礼传家”的父亲仍早晚亲自督导两幼儿读古书。杨荫浏回忆,他4岁识字,5岁入私塾,在父亲督促下,跟着哥哥一起读《大学》《中庸》《论语》。两年下来,古文已经成为他们很习惯的语言。他们陆续读完了《孟子》《尚书》《左传》《古文观止》以及《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阅微草堂笔记》《虞初志》等。当杨荫浏13岁离开私塾就读县立东林小学时,《纲鉴易知录》也已经读完。高小毕业后,他在父亲要求下,又进私塾一年,补读《易经》《诗经》等,至此读(背)完了父亲规定的160余本经、史、诗词。

  杨荫浏从8岁开始,已经可以每晚给堂兄弟姐妹四五人补习语文,稍长,又为人补习数学、英语,还有收入可贴补家用。不仅如此,在父亲的支持下,杨荫浏从小在无锡书法家黄绪初的指导下练习书法,由此形成了他一生未变的刚健的魏碑体书法风格。在省立三师读书时,他又师从无锡著名画家胡汀鹭学画,并常奉父命,为父亲友人画扇面,每以兰梅荷花为题。他还从小拜师学习武术,精通拳术,会表演“猴拳”“醉八仙”,70多岁还能表演合掌倒立“童子拜观音”。

  难得的中西方音乐启蒙

  为了不让两个儿子“跑出门去跟坏孩子学坏”,在杨荫溥7岁、杨荫浏6岁时,父亲杨钟琳有意识地培养两个儿子音乐兴趣,允许邻居12岁的小道士颖泉来家,教兄弟俩笛、箫、笙、胡琴等各种乐器。

  杨荫浏11岁时,颖泉担任观主,无暇再教他们音乐。有道士推荐阿炳来杨家教兄弟俩弹琵琶、三弦,当时阿炳17岁,眼睛还没有瞎。他们两三天进行一次教学,持续了半年多,后因杨钟琳看不惯阿炳处世没规矩、没礼貌的做派而终止。1911年,在黄绪初介绍下,杨钟琳领着儿子上门拜访无锡天韵社的社长吴畹卿。吴畹卿先让杨荫浏弹奏他会的乐器,几曲弹毕,吴畹卿说“还可以,可以学得出来”,这才正式拜了师。杨荫浏晚年回忆说,当时自以为水平不错,听了这个评价还觉得有点小失落,后来才知道吴畹卿是轻易不收学生的。

  杨荫浏跟随吴畹卿学习昆曲和琵琶、三弦,到吴畹卿1927年去世时,杨荫浏已经学会了全部90余套昆曲,“每套都背得很熟”,琵琶武套文套都已弹完,三弦也弹得很好。吴畹卿去世前,把自己收藏的乐谱及有关戏曲音乐文献全部赠给杨荫浏,它们成为日后杨荫浏从事中国古典音乐研究的一份珍宝。

  杨荫浏每天下午都去天韵社,常常听到吴畹卿等老辈曲友谈论中国古乐的理论问题、感叹时世造成古典雅乐的衰落。少年杨荫浏受到刺激,在心中悄然立下抢救保护中国古乐、为中国古乐写史的宏愿。1925年在光华大学读书期间,他参加英文论文比赛,以一篇《An Outline History of Chinese Music(中国音乐史纲)》获得金奖。

  杨荫浏十三四岁时,年轻的美国女音乐家郝路义来到无锡圣公会基督教堂做传教士,并担任圣婴小学校长。杨荫浏的两个妹妹在这所小学上学,郝路义家访走进杨家,从此成为杨家的好朋友,得到杨家上下的尊敬。郝路义非常喜欢杨荫浏,在给自己家人的信中经常赞扬他的聪明勤奋。她用心地教授杨荫浏西方音乐的复调、对位等理论以及作曲,杨荫浏则教她中文、中国诗词、中国音乐,两人成为忘年交,杨荫浏称郝路义为寄母。郝路义深深地爱上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诗词和音乐,她也为杨荫浏点燃了为音乐献身、为社会贡献的精神之灯。

  少年时有幸获得的中西乐专家给予的启蒙教育,为杨荫浏一生的音乐研究事业奠定了无人能比的扎实基础。

  无锡开明风气的托举

  无锡自古以来重教尚文,民风开化较早,东林精神使当地士绅以服务社会、投身公益为荣。虽然杨荫溥希望弟弟能和他一样从事金融事业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虽然旧时热爱音乐的人地位不算高、收入也不丰,还常被满脑子功名利禄之辈称为“白相人”,但杨荫浏在老师吴畹卿、寄母郝路义的影响下,很早就明确了自己要走的路。最难得的是,杨钟琳对此也采取了默认、支持的态度。

  当时,公花园里天韵社的活动在无锡城士绅圈里是受到尊重和支持的,报刊经常报道,称之为“清流”,杨荫浏收集的天韵社典故文章也常常在《锡报》连载。

  杨荫浏17岁进入省立三师读书后,得到学校官方的支持,借校内工具将吴畹卿手抄《天韵社曲谱》进行缮刻,5年刻完120折曲谱,油印了6卷本100套分赠曲友。由于杨荫浏古文底子厚,语文不需用功,只需专做数学题,校方慷慨特许其每日出校去天韵社学习音乐、在学校组织音乐组,同时还批准他到竢实学堂、东林小学去教授音乐。因为他是辅导县立各校音乐活动的“小先生”,有义务为音乐爱好者挑选乐器,选购琵琶时经常遇到音位不准的问题,于是他开始研究音律。又因为授课需要,杨荫浏特别注意收集曲调,以便系统备课,1923年出版的《雅音集》第一集就是他课余音乐教学的副产品。在这本书中,已经提出琵琶应该安装12个半音品位,以及如何计算排品的方法。此意见的提出,与刘天华先生设计做半音品的琵琶差不多时间。

  当天韵社的十番鼓、十番锣鼓受到美国音乐家的赞赏时,杨荫浏与无锡的道教界乐手们相得甚欢,这些民间音乐家热情帮助收集曲谱,每日排定一人去杨荫浏家教他弹奏,这使得杨荫浏迅速掌握了要领,并准确记下曲谱。

  抗日战争爆发,杨荫浏辗转至西南,当时国内各科顶尖学人都集中在昆明、重庆,在日机轰炸的“伴奏”中,形成了一段奇异的学术巅峰,涌现出一批重量级成果,如钱穆的《国史大纲》、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而杨荫浏因手头缺乏资料,几乎用默背古籍的方式,完成了他的《中国音乐史纲》。

  正如孙玄龄老师2018年秋来无锡时所说:“杨先生是无锡人,从小在无锡长大,他的音乐是在无锡打下的基础。特别是天韵社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他经常——我亲耳听到就至少两次说过,你能唱90套昆曲的话,就能看出书上的错来。他还说,你会唱90套昆曲的话,音乐史上的很多事情就清楚了。他非常重视音乐实践,他是从实际出发来做研究的,还补充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他这个实践是哪儿来的呢,是无锡来的。无锡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也可以说是伟大的音乐学者,无锡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