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灵
在惠山天下第二泉庭院南侧,有一座依山而建、绿萝掩映的小楼,名曰“万卷楼”。每次经过万卷楼,我都会驻足观望,深深为此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印痕所吸引,也会禁不住想起那位在历史长卷中熠熠生辉的人物——尤袤。
尤袤,字延之,号遂初居士,生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杰出的诗人与藏书家。他的一生,如同那梁溪河的流水,既波澜壮阔又宁静致远。自幼年起,尤袤便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慧与才情,被誉为神童。他热爱学习,孜孜不倦地汲取着知识的甘露,为日后的文学与藏书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绍兴十八年(1148年),尤袤高中进士,踏上仕途。然而,官场的复杂与险恶,让他深感疲惫与无奈。他不愿与奸臣同流合污,更不愿违背自己的良心与原则。因此,在仕途的起伏中,他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与独立,为官清廉,为民造福,赢得了百姓的尊敬与爱戴。
晚年,尤袤选择辞官归隐,回到他深爱的无锡。在梁溪惠山之麓,他筑起了一座名为“乐溪居”的别墅,这里成为他心灵的栖息地。在此,他倾尽心血修建起万卷楼,这座藏书楼不仅是他精神的寄托与归宿,更是他毕生的梦想与追求。
尤袤对书籍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遍访天下,搜集各种珍本善本,亲手抄录,细心整理。他的万卷楼藏书丰富,涵盖了经史子集各个领域,成为当时江南地区最大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在这里,他可以尽情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与古今圣贤对话,感受文化的魅力与力量。
尤袤的文学创作同样令人瞩目。他的诗作以写景咏物为主,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如《蜡梅》一诗:“破腊惊春意,凌寒试晓妆。应嫌脂粉白,故染曲尘黄。缀树蜂悬室,排筝雁着行。团酥与凝蜡,难学是生香。”从开花、颜色、形状、气味四个方面细腻地描绘了蜡梅的风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又如《青山寺》一诗:“峥嵘楼阁插天开,门外湖山翠作堆。荡漾烟波迷泽国,空蒙云气认蓬莱。香销龙象辉金碧,雨过麒麟剥翠苔。二十九年三到此,一生知有几回来。”通过描绘青山寺的壮丽景色,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些诗作不仅体现了尤袤卓越的文学才华,更反映了他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感悟。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尤袤去世后,一场无情的大火将他的万卷楼及藏书化为灰烬。他一生的心血与梦想,就这样在熊熊烈火中化为乌有。然而,幸运的是,《遂初堂书目》得以幸存。这部书目是尤袤亲手编撰的,记录了他藏书的种类与数量,成为我们了解他藏书情况的重要资料。
如今,站在万卷楼前,心中不禁涌起对尤袤的深深怀念与敬仰。这座万卷楼虽然不是尤袤原来的藏书楼,但它承载着今人对他的纪念与传承。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书香与墨韵,更可以领略到尤袤对书籍与文化的热爱与执着。
尤袤与万卷楼的故事,是一首关于书籍与文化的赞歌,也为无锡这座爱书之城增添了一缕来自历史深处的书香。它告诉我们: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桥梁。尤袤用他的一生诠释了热爱藏书、致力于文化传承的伟大与神圣。让我们铭记这位藏书家、诗人的名字与事迹,让他的精神与万卷楼一同永远闪耀在历史的星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