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探索

发展县域商业 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柳学信

  作为我国消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消费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广袤的县域地区拥有巨大的人口基础、旺盛的市场需求,商业发展潜力足,但在结构体系、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科技支撑等方面发力,发展县域商业,撬动农村消费市场。

  补齐短板,健全县域商业体系。科学规划和建设县城商业综合体,打造集餐饮、娱乐、休闲、演艺、购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商业平台,提升县域商业建设品位和消费环境。依托当地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带动支撑,推进乡镇中小型商贸中心建设,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高质价比的商品。加快对乡村夫妻店、小卖部的改造升级,完善快递收发、农产品经纪等服务供给。

  数字赋能,畅通县域流通网络。推动数字技术与农村传统商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农村直播电商,提高县域电商服务能力,培育多元新型农村电商主体与“小而美”农产品网络品牌,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通过数字化设施改造,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农村商业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农村商业网点和小微企业的日常销售与运营环节的数字化水平,促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融合,提升农村商业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

  政策支撑,优化县域消费环境。地方政府要科学规划县域商业体系,提升县域商业发展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制定科学的县域商业发展支持政策,打造优良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大型企业进入县域商业市场,提升县域市场的供给能力和发展潜力。完善县域消费者诉求响应机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消费舆情监测响应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动机制,加强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消费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原载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