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无锡市公安局梁溪分局持续优化“一主多联”街面“大巡控”格局,升级完善以巡特警专业力量为牵引的中心城区圈层防控体系,构建覆盖时空更广、反应更灵敏、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社会面巡防网络,街面巡控实战能力水平提档升级,可防性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8%。
精准布局,全时空覆盖更专业
作为无锡中心城区所在地,梁溪区人员密集、治安要素众多,如何更有力地抓好社会面防控,对梁溪公安来说,难度不小,力量、装备、机制,必须始终紧跟实际、紧贴实战,主动适应变化、主动调整打法。
靶向施策,才能精准发力。在摸清南长街、清名桥、崇安寺等“典型”人员密集场所的基础上,梁溪公安分局又会同属地党委政府,通过走访调查、警情梳理等手段排摸出55处开放式广场、公园、夜市、网红打卡点、特色街区等“非典型”人员密集场所,同时形成场所部位、易聚集时间段、人员规模、场所承载功能等要素清单,精准指导街面巡控。“我们实行‘一点一策’,有针对性地投放巡逻警力,巡防质态明显提升。”梁溪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鲍虎晨说道。
在梁溪公安分局情报指挥中心大厅,实时警情数量、案件高发部位、重点时段等要素分析在大屏上一目了然。梁溪公安分局建立研判勤务机制,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实战要求,每日梳理重点警情,每周、每月开展阶段性研判,有效把握全区警情、案情特点走向,及时精准调度警力,最大限度压降街面警情、案件。
快速处置,全天候响应更灵敏
2024年11月,有群众报警称惠峰新村某幢楼冒出黑烟,山北派出所、锡惠景区警务工作站的民警、铁鹰队员不到2分钟就赶到了现场,利用随车、随摩配备的灭火设备,及时将火扑灭。
处警快一秒,平安多一分。为了更快更好地处置突发情况,梁溪公安分局调整巡逻圈线,根据全区空间区划、治安要素、力量摆布,对3分钟到达圈、5分钟巡处线以及勤务模式进行了调整优化,实现圈内就近处置、巡区临近增援。此外,还设定了49个堵控点、3个增援堵控协作区,常备响应力量,覆盖城区全量区界通道。
“有你们在,就感到安心!”在连元街小学门口,一名家长向巡逻民警竖起大拇指。针对学校、医院等重点部位,梁溪公安分局同样有妙招:围绕时间、人流、部位三个维度,组建由6名巡特警专业力量牵头,各警务工作站及巡处专业队共同参与的50人规模街面快反机动队,延长勤务时间,强化重点部位驻点执勤、人员密集场所高峰勤务和治安复杂场所机动巡防,确保全天候随时响应。
联动发力,全维度融合更提效
“黄警官,店里有人要买大量黄金,可能遇上诈骗了!”2024年10月,黄巷派出所社区民警黄凌云组建的“金银珠宝营业场所管控群”中突然跳出一条信息,黄凌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劝阻,成功挽回10万余元经济损失。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梁溪公安充分聚合民智民力,发动物业保安、商铺经营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街面巡逻防控,纳入群防群治体系,按照“三户联防”“十户联控”等模式组织联巡联控、联勤联守,将其发展为快反处置首批到场力量,聚合力量资源,形成“就近就地”、依靠“群防群控”、应对“防不胜防”。
“‘古韵红’党建联盟”是梁溪公安分局的一项创新举措,依托“党建联盟”创建平安景区,完善“警景联动”“潮汐布警”机制,形成以南禅寺派出所为中心,集警务工作站、巡特警与消防、城管一体联动联巡的党建联盟“朋友圈”,2024年有效调解矛盾纠纷200余起,调处成功率达96.7%,找回走失老人、儿童80余人次,收获群众赠送锦旗120余面,以景区党群守护共同体创新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警民关系。(赵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