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第六期“我为良师”大讲堂开讲

  2月24日上午,第六期“我为良师”大讲堂在无锡市少年宫开讲。本期主讲嘉宾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以“人工智能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就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教师的转型升级提出了他的见解。

  倪闽景从“感和应”“知和算”“学和练”“觉和悟”四对关键词切入,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从诞生之初到完成第四代革新的升级路径,并通过现场操作演示,带领教师们一同体验豆包、Kimi等人工智能体在教案设计、PPT制作等方面的强大功能。他还引入北京第一实验学校变传统教室为学习社区的先进案例,强调每一个课堂都是教育创新的重点实验室,每一位教师都是科学教育的魔法师,学校应当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环境,引入教学方法,注重发现新现象、创造新体验、探索新空间,实现“为创新而学”,破除“唯成绩论”,培养自主、专注、坚韧的拔尖创新人才。

  互动环节中,各校教育工作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问题,倪闽景一一作答。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中物理教师、物理竞赛教练陈文天说:“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当精准把握教学技术融合的新方向,主动向技术引领者和思维激发者的身份转变,着重提升学生使用工具、自主创新的能力。”江阴市夏港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贲可敬在听讲中得到启发,他表示学校将紧跟时代步伐,力争从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方式的转型、智慧校园的建设等方面推进改革,培养适应时代需求且能终身发展的创新拔尖人才。

  据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无锡市后续还将围绕“人工智能与课程教学”“弘扬教育家精神”等话题持续开展“我为良师”大讲堂活动,为教师赋能。(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