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无锡市关于支持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

夯实“特色园区看无锡”亮丽品牌

到明年认定60个左右市级特色产业园区

  近日,无锡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无锡市关于支持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到2026年,认定60个左右具有鲜明产业辨识度的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形成一批500亿级标杆园区、千亿级头部园区,持续夯实“特色园区看无锡”亮丽品牌。

  这并不是无锡首个特色产业园区文件。该政策包含11条新政,既有针对市级特色产业园的普适性政策,也有对于前期摸排到的园区建设“卡点”的个性化举措,涉及金融、人才、土地、招商等多个领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士表示,该政策措施突出正向激励,以充分调动建设主体积极性为关键,进而提升集群建设的专业性和集聚度。

  2023年,无锡提出“46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之际,特色园区被列为“六个一”推进机制的重要一项,同年,《无锡市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经过一年多的协同推进,无锡树立了一批建设标杆。去年1月,无锡认定首批15个特色园区,12月第二批认定24家,35个园区被列入市级重点培育园区,同步落实动态管理。也正是在对园区主体进行评定走访的过程中,发展水平不一、配套不到位、部分园区同质化程度高、专业运营水平不高、产业集聚度不够等问题逐一浮出“水面”。

  “如某区有十余家高端装备特色园区,部分园区出于成本考虑,直接由区域街道等进行代管,园区无法实现高质量运转。”市工信局人士说,此次政策正是以这些问题为导向,对支持内容进行创新和细化。如针对运营专业性问题,措施指出要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运营或投资园区内优质企业,注重发挥好龙头企业、 园区专业运营机构作用;如为鼓励存量盘活,措施提出对通过拆迁腾退形成“连片净地”的实施主体,按拆迁腾退重新供应的产业用地面积,给予存量盘活资金奖励。

  去年底,全市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今年1月,特色产业园区专项支持政策座谈会召开,近期,全市特色园区建设服务工作机制工作例会召开……密集部署、高位统筹,这份政策联合多个部门,举众力在多方面形成更为完备的要素支持体系。在行政审批服务上,(下转第2版)

  夯实“特色园区看无锡”亮丽品牌

  (上接第1版)为相关重点、节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开工和竣工验收效率;在金融支持上,鼓励条件成熟的特色产业园区单独或合作设立总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市场化、专业化主导产业基金;在绩效评价上,市级统筹不少于3000万元用于支持建设。

  其中不乏创新机制。政策文件明确,对建设运营水平突出、主导产业鲜明且评价优秀的市级特色产业园区,以“拨改转”方式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首次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基地、试点示范)的园区运营主体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奖励。“这些奖励资金可覆盖一部分专业化运营的成本,同时对园区发展形成激励作用。”相关人士表示,园区进入规范化运营阶段后,就有了具体抓手,可进一步依托园区做产业规划。

  “特色园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产业集聚,形成一批有明显主导产业的园区,如梁溪的空天产业园、宜兴官林电缆等。”市工信局人士表示,据统计,作为典型标杆评定的无锡首批特色产业园区合计集聚规上企业600余家,去年前10个月营收同比增长7.4%,“企业集聚依然是最有效的增量,产业园区依然是最主要的阵地。”

  该人士介绍,目前全市已经规划建设各类特色园区达213个,基本覆盖我市“465”现代产业集群。园区的评估指标体系即将印发,接下来还将邀请专业第三方开展园区的实地复核。“除了奖励,对评估不合格、整改仍不能通过的园区也将进行‘摘牌’处理。”

  (韩依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