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教育周刊

通道为活力让路,课间让青春飞扬

新城中学展现校园体育新图景

  每天下午3点起,无锡市新城中学的北门关闭,禁止车辆进出,只为给学生留出更多校内活动空间,确保学生安全。这是该校新学期的新规定。

  前不久,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15专项行动”的通知》,无锡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15专项行动”,锡城校园的变化看得见,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变多了,课间休息活动时间变长了。“让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脚下有力,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无锡市新城中学党总支书记王超说。春季学期开学当天,新城中学就在周密计划和保障中落实课间15分钟、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半天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等举措。

  校园内响起《大梦想家》

  新城中学下午的30分钟大课间期间,歌曲《大梦想家》回荡在校园,全校学生跳起了新编的活力操。“体育老师还会继续优化这套自编操的动作,并配上口号,通过调动学生全身的运动细胞来提升他们的精气神。”新城中学负责艺体工作的副校长张建明说。

  每个课间,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新城学子参与各类体育运动的身影。该校对体育课、15分钟课间和30分钟大课间重新做了整体规划。学校充分利用广场空地、走道、架空层、各个球场、体育馆以及大操场等区域,方便学生参与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类运动。新城中学初三(12)班学生赵凯轩告诉记者,自己的篮球技术一直有待加强,现在课间时间长了,他和同伴有更多时间在篮球场切磋。“我希望通过体育课和社团的技能教学提升自己的篮球水平。”

  “最近我对跳长绳最感兴趣,一方面这是可以多人参与的运动,很热闹,另一方面它还能锻炼我的反应力和跳跃力。”新城中学初三(12)班学生孟静淑说。在新城广场上,跳长绳的学生自觉划分了场地和组别,迅速开始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时不时会收获运动“彩蛋”——书记、副校长、班主任都可能加入跳长绳队伍。这样的共同参与让学生玩得更放松、更尽兴。

  在有限场地挖掘更多运动可能

  新学期开学至今,新城学子的体育课多了一项要学习的技能:踢毽球。

  根据新吴区教育局发展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的要求,新城中学选择优先普及毽球和珍珠球。“毽球对场地、器材等的要求不高,学生能迅速上手。目前,该项目已经融入学校体育教学整体计划,不仅体育老师在教,还有不少兼职体育教师和年轻教师也加入了毽球的教学。”课程中心主任卢仁斌说。

  脚下有空间,毽球就能踢起来,学生活力就能调动起来。在掌握毽球的基本动作后,学生还要学习内侧踢、脚板踢、膝盖踢、跳踢等花式动作。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空间里拥有更多运动的机会和新体验,新城中学购置了多套数字化器材放置在学校架空层和体育馆内,这也是数字赋能体育运动的重要举措。学生可以与AI互动开展立定跳远、花样跳绳等活动项目,还能组队学习啦啦操、武术操、太极等。初三(2)班学生施梅钰喜欢通过设备与同学“打网球”,还总结出了线上对战的经验:“动作要提前做,幅度要大!”她希望接下来能参与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丰富自己的课间。

  补强师资、丰富内容,体育更精彩

  新学期,新城中学的校医也成了“体育老师”。“校医已经完成了系统的课程规划,每个班每月都会有一节健康知识课,内容包括运动健康、生理知识、基础包扎、应急救护等。”张建明表示,学校是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多年来坚持开展生命教育,因此在规划体育课程体系时融入了大健康理念。

  目前,除了专职体育教师和校医为体育课程服务外,新城中学还外聘了具备教学资质的篮球、足球等技能型体育教师,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运动技术指导。接下来,学校还将进一步优化体育师资的培训模式,形成成熟的培训流程和规范,确保兼职体育教师能够掌握基本课堂要求。

  活动时间长了,学校提供的活动内容能否满足学生需求成为保证课间质量的重点问题。张建明坦言,在新行动推行的当下,学校不能吃老本。把传统特色项目如足球、乒乓球做实做强的同时,新城中学还在挖掘更多能全员普及和参与的项目,从教师自身特长和学生兴趣出发,寻找运动项目的“最大公约数”。“我们希望学生不仅要会,还要能赛,让他们充满活力的身影成为学校最好的名片。”张建明说。(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