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茗芳
近日,京东、美团相继宣布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会保险,这一新举措在无锡骑手群体中引发了热议。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无锡拥有庞大的外卖消费市场和近万名骑手。如果新举措能顺利落地,不仅标志着平台经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大突破,也将重构骑手、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
长期以来,因属非固定、非正式参与就业,外卖骑手无法与用工平台达成劳动关系,没有单位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医保,游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骑手面临着“用青春换明天”的生存现状,交通事故等职业风险较大且承受风险能力较弱。比如,无锡一送餐小哥遇车祸申请工伤,因没有跟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被拒,医药费等费用也无法报销。平台为骑手缴纳社保,能使骑手获得医疗、养老保障,为其工作生活增添制度性保障。这种转变是对骑手“困在系统里”舆论压力的回应,也是平台经济走向规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有了社保兜底,骑手在面对职业伤害等风险时,有了更坚实的保障。无锡不少多年从事外卖配送工作的骑手表示,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就怕生病受伤,以后有了社保,心里就踏实多了。对于年轻骑手而言,社保也能让他们更安心地在这个城市发展。
同时应看到,新举措的落地也面临一些挑战。目前在无锡,平台企业通过多层级劳务公司招募和管理骑手,为骑手缴纳社保的承诺,需要各个层级分包配送业务的劳务公司来落地。如何合理设计社保缴纳机制,确保不抬高行业就业门槛,同时兼顾骑手职业灵活性与包容性,是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
为骑手缴纳社保,最大的挑战是成本压力,目前已有平台宣布骑手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也由公司承担,这当然是好事,但不能奢望每个平台都这么“阔气”。可以预见的是,缴纳社保带来的成本可能通过两种路径消化:降低骑手配送单价或增加配送费用。无论是哪条路径都有隐忧。目前,无锡专职骑手的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想留在无锡发展的骑手每月还有房贷等大额支出,降低骑手收入,会影响其缴纳社保的积极性。如果将社保缴纳可能带来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配送费上涨,会产生新的隐患。毕竟外卖服务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若配送费用集体上涨,势必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改变对配送服务价值的认知。
可见,给外卖骑手缴纳社保、推动新业态经济健康发展,需要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保障制度与市场规律共同发挥作用。无锡正在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着力提升新就业群体幸福感,为保障新举措落地,建议在办事部门设立“骑手专窗”,实现参保手续“扫码即办”;平台企业可联合保险公司开发“接单即保”的实时参保系统;“小蜜蜂驿站”提供法律咨询和技能培训,相关部门加强协作,构建更加和谐的用工环境和劳动关系。当骑手骑着电动自行车穿梭在太湖之畔的大街小巷时,他们承载的不只是热气腾腾的外卖,更是一个城市对劳动者尊严的守护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