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延春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不仅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还成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大力提升乡村数字治理能力,要强化问题意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使数字技术真正赋能乡村治理。
夯实基石。当前,我国乡村数字治理的基础还较为薄弱,城乡之间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这不仅体现在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差距上,还体现在城乡数据要素积累的“软件”差距上。应加快布局5G、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基础设施,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不断缩小城乡数字差距。要加大政府对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投入,让数字要素持续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推动乡村生活方式朝着更加智慧便捷、高效舒适的方向加速演进。
掌握技能。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各种方式,有效提升农民数字技能、数字素养。持续引进乡村数字人才,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进行多元化、多渠道的农村数字知识和技能教育,重点开展网上办事、智慧医疗等数字技术应用培训。降低数字技术应用的技术门槛,以便利为原则,以需求为导向,加强智慧终端的适老化改造,打通老年人数字技术运用的技术“壁垒”,切实帮助老年人解决智能技术运用困难的问题。
提升效能。数字乡村建设的推进,有效解决了乡村治理面临的信息不对称、村民参与不足等问题,但也出现了“数字负担”等问题。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管好用好数字技术这一治理工具,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便民服务、民情沟通等方面的便捷优势。同时,防止过度留痕,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完善基层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通过减轻基层负担推动基层干部从“留痕”向“留意”“留心”转变,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真正抓工作落实上,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原载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