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伟
我外出旅行的话,比较喜欢逛各地的博物馆和纪念馆。因为我觉得,相比于书本,在博物馆和纪念馆获得的知识及信息,来得更加形象和直观。此次随夫人回渝省亲,难得有时间小住了近二十天,趁此机会把当地主要的博物馆差不多粗略地看了一遍,但感觉最大的收获还是来自位于岳父母故乡旁边的四川省广安市博物馆。
广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16年,境内嘉陵江、渠江曲折回环,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平行分布于市境东部。根据馆内演示的影像,远古时期此地也是一片海洋。令我称奇的是有关于“賨人”的介绍。以前只知川渝之地有“巴人”,幼时曾看过一本连环画,讲这个强大的民族最后消失在一个巨大的悬崖山洞里,印象深刻。
广安先民征战时以木板为楯,被称为“板楯蛮”。秦汉之际,板楯蛮在战争中立下战功,遂享受了朝廷的赋税优待政策,由于板楯蛮所交赋税为賨,故被称为“賨人”。賨人的历史功绩根据馆内所列主要有二,一是助武伐纣,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二是平定三秦,秦亡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裂土封18个诸侯王,将巴、蜀、汉中封与刘邦,迫其离开关中,并将关中分割为三,封秦国三降将为王控制关中,防止刘邦东进。刘邦趁项羽北上征战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突袭关中,賨人范目为刘邦招募賨人。賨人手持弓弩、板楯,充当先锋,所向披靡,尽显勇猛之风,助汉王平定了三秦。賨人获得了七姓不交租税,其余每人每年只需交賨钱四十的优待。
在广安市博物馆,另一个重大收获是“双枪老太婆”原型人物之一邓惠中的具体情况,说起来她还是我今年92岁高龄的岳丈的老师。受青少年时代所读小说《红岩》影响,在我脑海中,“双枪老太婆”银发飘飘、英姿飒爽,可现实中邓惠中牺牲时不过40多岁。邓惠中烈士是岳池县人,是武胜县三溪、岳西一带武装起义的发动者、组织者,1948年9月与儿子、儿媳、女儿同时在岳池被捕,1949年11月27日与儿子邓诚同时牺牲于渣滓洞监狱。
就在这座博物馆内,我还第一次看到了“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的番号。1948年7月上旬,中共川东临委书记王璞在岳池县罗渡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由川东临委下属各工委掌握的武装力量共同组成“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提前发动华蓥山起义。王璞原名孙仁,湖南湘潭韶山人,20岁入党,1940年入川工作,1948年8月华蓥山起义后,在武胜木瓜寨战斗中牺牲。
馆内还陈列着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岳池农家》。乾道八年(1172),陆游被任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赴任时途经岳池县境,被当地农村春耕景象所吸引,遂作此诗:“春深农家耕未足,源头叱叱两黄犊。泥融无块水初浑,雨细有痕秧正绿。绿秧分时风日美,时平未有差科起。买花西舍喜成婚,持酒东邻贺生子。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唤看缫丝。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宦游所得真几何?我已三年废东作。”
这首诗用大半篇幅描写农村的田园风光,表现出一种淳朴自然、清新恬淡的艺术风格,并将农家的和乐与官场的险恶作比衬,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由衷的赞美、羡慕和怀恋之情。“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句,现在用来也毫不违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