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保健周刊

硬实力与暖情怀交织,无锡医疗一线的生命守护图鉴

  在无锡,医者与生命的故事每日都在上演。白衣天使们以精湛医术攻坚克难,用温暖仁心传递关怀。他们或是精准拆除健康隐患,或是架起医患信任桥梁。每一场全力救治、每一次暖心互动,都凝聚成震撼人心的生命赞歌。让我们了解这些动人的故事,感受无锡医者的大爱担当。

  ●医患同心,解开喉癌“枷锁”

  73岁的王大爷长期被声音嘶哑困扰,近两个月,这份痛苦愈发严重,夜间无法平卧、呼吸不畅如影随形。为寻求生机,他前往无锡市人民医院就诊。

  该院耳鼻咽喉科学科带头人李琳主任医师与徐鹏程副主任医师,通过喉镜与CT检查发现,王大爷喉腔内的新生物如同“定时炸弹”,已严重堵塞呼吸道,随时可能引发窒息危机。团队迅速将其收治入院,并实施气管切开术。后续活检结果显示,王大爷确诊为局部晚期喉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刻不容缓。

  面对复杂病情,医疗团队结合影像学资料,从手术方案、潜在风险到预后情况,向王大爷及其家属进行了多维度、全方位的讲解,确保患者与家属深度参与治疗决策。“老人年纪大了,手术风险高,可医生把每项功能影响都讲得明明白白,这种透明沟通,让我们悬着的心踏实了。”王大爷的家属说。

  完善相关检查后,耳鼻咽喉科团队为其实施“全喉切除+颈淋巴清扫+咽功能重建”手术,在精准切除肿瘤的同时,精心重建咽部结构。术后,李琳、徐鹏程携手护士长庄燕,为老人量身定制康复方案。如今,王大爷已顺利康复出院。回望从彻夜难眠到自由呼吸的历程,他和家人将满心感激化为一面锦旗,赠予这群守护生命的白衣战士。

  ●手写感谢信,传递“普仁温度”

  去年七月,王老伯因房颤引发大面积脑梗死,经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力抢救脱离危险,却留下失智后遗症,智力和孩童一般。80岁的王阿婆独自承担起照顾老伴的重任,每月带他到市二院心血管内科复查成了难题——由于不会使用手机预约,专家号常常“一票难求”。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姜海滨主任医师得知情况后,主动为老人加号。他细致调整抗凝药方案,巧妙平衡用药安全与无人照护的矛盾,还时常关心老人的生活状况。“他总说‘这是应该的’,可这份体贴,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温暖。”王阿婆动容地说。

  在发病初期,神经内科许著一主任医师耐心安抚王阿婆,细致讲解治疗方案,在患者儿子赶到后又不厌其烦地再次说明。出院时,她主动推荐姜海滨接续治疗。两位专家接力守护,用专业与温情赢得了老人全家的信任。即便智力受损,王老伯也努力竖起大拇指,表达内心的感激。

  王阿婆用一封饱含深情的手写感谢信,诉说着“专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肺腑之言,记录下护士与志愿者给予的莫大帮助,见证了医患之间温暖的双向奔赴。

  ●十七个“牛”,书写医患之情

  在无锡市中医医院呼吸科病区,一面特别的锦旗引发关注。患者张先生痊愈出院后,定制了这面满是“牛”字的锦旗,以活泼真诚的方式,向医护团队表达感激。

  此前,张先生因严重咳嗽、咳痰症状就医,确诊肺炎后收治入院。呼吸科医护团队为其定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其中中医治疗发挥了关键作用。床位医生通过望闻问切,辨证张先生为痰热壅肺证,遂开具中药汤剂清热化痰;中医专科护士依据辨证,运用耳穴贴压技术宣肺理气、止咳平喘;同时,借助“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辅以中药热奄包调理胃肠气机。此外,团队还给予中医饮食指导与情志护理,帮助张先生保持良好心态。在护士们的悉心照护下,张先生病情好转,顺利出院。这面“非常牛”的锦旗,便是对医护团队最好的褒奖。(卫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