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中午,无锡市新吴区金鸿实验学校厨师长华建伟准时出现在食堂打汤处为学生服务。用餐期间,他和学校后勤主任张金华仔细观察学生用餐情况,询问用餐感受,并把反馈整理进学校师生“口味偏好数据库”。用心,换来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食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线、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无锡市新吴区通过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构建营养膳食体系、创新特色餐品开发等举措,让全区106所学校食堂成为营养健康的“守护站”,服务在校就餐学生9.5万余人。
走到师生中间、聆听家长意见:打造学校个性化口味
“学校可以定期征集一下师生的就餐偏好。”“感觉最近的菜都很清淡!”听到学生提出一个个建议,华建伟都细心记下,在跟学生沟通的同时,他心中开始盘算是否有改良方案。“只有走到用餐者身边,才能听到真实声音。”张金华说,学校自开办起就要求厨师长每日两次走到餐桌旁,聆听师生意见。此外,家长也在陪餐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家长希望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发育特点区分烹饪方式,比如小学生的食材切块要更小,烹制得要更烂,汤汁要更多等。”如今,学校的“口味偏好数据库”越来越丰富。根据数据库,学校后厨不断摸索和改良菜品,形成了独特的“金鸿口味”。
定制个性化菜单、调出专属口味,新吴区各校正全力提升餐桌上的幸福感。记者从新吴区教育局了解到,全区已经建立起学生意见反馈机制,落实区、街两级教育部门领导陪餐行动,实施“校长陪餐+家长品餐”双机制,学校的膳食委员会同样可以参与微调菜单、选择烹饪方式。
4月27日中午,无锡市新吴区春阳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方晓明准时来到食堂,与学生围坐用餐,填写陪餐记录表。采访获悉,该校行政人员每天都会按照陪餐轮值表到食堂陪餐。学校还成立了膳食监督家长家委会,同样实施“陪餐制”,鼓励家长参与菜品验收和日常巡检工作。“孩子们饭前洗手,排队取餐,饭菜营养搭配很好,我也和食堂工作人员深入了解了每天的烹饪流程。”一(2)班学生吴妙焱的妈妈说。
校园餐的口味和厨师的技能水平息息相关。新吴区去年就组织全区学校共计80名厨师开展培训暨烹饪技能大赛,邀请业内知名烹饪专家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授课,厨师现场学习制作方法并展开“厨王”评比,增强厨师做好校园餐饮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接下来,新吴区还将组织多类型培训活动,提高厨师技艺,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幸福。
“智慧监管+全链条防控”:筑牢校园食品安全生命线
早晨5点,春阳实验学校食堂主管孙丽敏就会到学校准备验菜;6点20分左右,她就把当天验收的菜品拍照上传到江苏省中小学阳光食堂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家长可随时查看。此外,学校严格推行“码上食安+明厨亮灶”管理,家长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实时监督食材的验收、切配、加工、分餐、清洗消毒等操作过程。
严谨、规范、阳光,新吴区的校园食品安全立体化防控体系正变得愈发完备。新吴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各校实现食品安全管理员全覆盖,各校至少配备1名持证上岗的专职食安员,建立由校医、后勤主任、家长代表组成的食安监督专班,实现日管控精细化、周排查系统化、月调度长效化,并建立“1小时响应、3小时处置”应急机制。区内还构建了“可视化监控+数字化追溯”的全方位透明化监管体系,学校食堂监控系统无盲区覆盖,实现从食材采购到餐食上桌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各校还推出了不少个性化手段提升食堂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春阳实验学校每周三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每月末都有考核。“我们考核的都是硬知识,如食堂食品留样不少于多少克、置于冷藏设备保存几小时以上、煮沸消毒的正确方法是什么,这是食堂工作的安全线。”孙丽敏说。
如今,校园餐抓住学生的胃,更抓住家长和学生的心。新吴区各校针对学生体质差异建立“一生一档”体质健康数据库,涵盖体重、视力等各项指标,关注学生的日常饮食习惯,引导学生改善膳食结构,控制和预防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和近视问题。张金华表示,金鸿实验学校建立了学生营养性疾病档案,对相关学生进行每月复查、记录、对比,实施干预,联系无锡市苏南学校食材配送有限公司营养师,对学校菜谱进行个性化定制,并要求学校厨师少油少盐,健康烹饪。
一餐一饭总关情,一举一动见初心。新吴区教育局始终把校园餐安全质量视为教育民生工程的核心环节。“安全是底线,营养是根本,美味是追求。下阶段,新吴区将接续发力,全力提升校园餐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与社会满意度,守护师生的饮食安全。”新吴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