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维国
城市的魅力,往往从美食开始。在游客的旅行清单上,美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无锡拥有丰富的美食资源,从三凤桥酱排骨到王兴记小笼包,从太湖船点到宜兴乌米饭,每一道菜肴背后都隐藏着“江南韵”“太湖风”。如何让“无锡味道”从一方水土走进千家万户,真正成为舌尖上的“城市名片”?答案或许就在“品牌连锁”这个关键词。
开设“无锡味道”品牌连锁店,是让“无锡味道”形成合力、抱团发展、做大做强的关键路径。那么,这条品牌化之路究竟要怎么走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强大的资金支持是开好连锁店的先决条件。连锁店的统一形象塑造需要足够的资金推动,在试营业阶段,还面临亏本考验,因此,充足的资金储备尤为重要。“无锡味道”品牌连锁店的打造,需要政策助力与市场活力的双向奔赴。政府部门可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从店面选址、装修补贴、品牌授权到文化输出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同时设立评优机制,鼓励民间老字号和年轻厨师参与其中。市场则应以运营为核心,形成专业团队、连锁体系、资本布局,真正让“无锡味道”品牌不仅有名气,更有生命力。
明确品牌“主心骨”是开好连锁店的基础。“无锡味道”必须筛选出代表性强、口味独特、群众基础好的核心菜品,作为品牌门店的主打。比如,充满酱香的三凤桥酱排骨、汤汁浓郁的王兴记小笼包、口感酥脆的梁溪脆鳝、松软绵密的马蹄酥,这些菜不仅口味鲜明,更有文化故事可讲,最适合成为消费者的“第一记忆点”。有了招牌美食,品牌门店才有可识别的味道标签,更容易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确保分店口味一致是开好连锁店的关键。一旦启动连锁,就必须将核心菜品进行标准化、流程化处理,确保每家分店的口味、品质、服务一致。这包括统一原材料来源、制订烹饪标准手册、建立操作流程和培训机制,甚至引入中央厨房模式,以保障口味“复制不变形”。要知道,美食一旦走向连锁,最常见的失控就是“味道走样”。守住“原汁原味”,就是守住品牌的根。
注入文化内涵是开好连锁店的重要手段。餐厅不仅是吃饭的地方,也是城市文化的体验场所。“无锡味道”品牌店要跳出简单的“餐饮”思维,用文化包装做加法。比如门店装修可以融入江南水乡风格,背景音乐选择《太湖美》《二泉映月》等独具无锡文化底蕴的经典曲目,菜单设计配上历史小故事,甚至定期邀请非遗手艺人进行展示,让消费者“吃得美味、学得有趣、拍得有范”。当“来‘无锡味道’门店”成为一种消费仪式,品牌才真正拥有情感黏性。
加强营销推广是开好连锁店的动力。连锁品牌想要跑赢市场,还需紧跟时代节奏。“无锡味道”品牌店应善用短视频推广、直播带货、小红书种草等新媒体手段,打破地域局限,提升传播半径。创新融合是吸引年轻消费客群的关键。年轻一代对传统美食既有好奇也有挑剔,他们追求健康、创意、社交体验。以“无锡味道”品牌为平台,可以大胆进行菜品改良,比如将小笼包甜度降低一点,入口更清爽、更健康;引入快闪店、国潮风、创意包装等形式,使传统小吃“潮”起来,让无锡美食既保留传统味,又拥有时代感。
在今天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美食不仅要好吃,还要“好看、好说、好传播”。通过打造“无锡味道”统一品牌形象,包括标志设计、门店风格、菜品命名和服务理念,就能让消费者一眼识别、一次记住。想象一下,无论在北京还是广州,在上海还是深圳,人们只要看到“无锡味道”连锁门店,就能立刻联想到酱排骨、小笼包和温润的江南韵味,想到无锡这座城市,该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图景!这种品牌的力量是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有力“推手”,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宣传推广效果。
(作者系公司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