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暑期安全再加码 社区“排雷”正当时

  本报讯 液化气罐胶管老化龟裂、高层阳台杂物堆放、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这些潜藏于日常生活中的风险点,在专业人员的剖析下显露原形。近日,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党员走进丽新路社区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如图),对身边的隐患现场“排雷”。

  “收到‘教育局’退费短信,让你填银行卡号就能拿钱,这是诈骗!”家住悦珑湾的罗女士曾收到此类诈骗短信,现场接受科普后,后怕之余有些庆幸。“这两颗‘八角’虽然长得差不多,但如果误食了‘伪八角’,容易产生恶心、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为居民讲解。工作人员说,“伪八角”是莽草,含有神经性毒素,由于价格比八角便宜,有些黑心商家便会以假乱真。现场还陈列着伪牛黄、伪沉香、伪葛根等十余种假冒伪劣产品,居民杜建惊呼:“不经过仔细分辨,哪里认得出来!”

  多部门联合宣教让安全知识“沉”进社区。正值暑期,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消防器材,学习溺水自救方法;家长们则认真练习心肺复苏,掌握“黄金四分钟”应急技能。“安全意识是杜绝隐患的第一道屏障。”市应急管理局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范磊表示,组织安全知识宣讲进小区,不仅是为了识别风险,更希望居民们能够养成排除隐患的行动自觉。据悉,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定期组织党员骨干力量深入社区,在城市管理的“最小单元”筑起更多安全之墙。

  (孙倩茹、张庭赫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