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健康周刊

从“排长队”到“指尖办”

智慧提效+暖心服务破解儿童看病挤难题

  挂号排队久、等候时间长曾是儿童看病的普遍难题。聚焦患儿及家长的“急难愁盼”,近年来无锡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通过优化布局流程、注入数字动能、畅通住院渠道、提升人文关怀、打通支付堵点等系列“组合拳”,着力化解儿童就医的“堵点”“难点”,让便捷、舒适、智慧的医疗服务惠及更多家庭,跑出了儿童就医服务的“加速度”。

  指尖预约破“长龙” 分时诊疗提质效

  应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就诊分流,我市在改善儿童就诊等候时间长问题上取得了不少进展。

  无锡市儿童医院门诊大厅的变化最具说服力。以往寒暑假、周末期间人流较为密集的区域,如今已能实现更加高效地分流和运转。这得益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度赋能。

  “手机预约了今天上午10点到10点半的号,等了不到半小时就看上了,省心。”6月22日,带娃复诊的邹女士在市儿童医院体验顺畅。她通过“无锡市儿童医院”微信小程序签到后,候诊查询实时显示前方人数,焦虑感大大降低。市儿童医院门诊部主任徐锡凤介绍,医院早在2020年就开始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号源分段时长精准至30分钟,将患儿有序分流至不同时段,有效稀释了就诊高峰压力。

  同样感到便利的还有陈先生。他女儿发烧就诊时,通过“无锡市儿童医院”微信小程序提前自助开单“发热套餐”(血细胞分析+CRP+降钙素原),省去了挂号后排队开检查单、再排队检查的周折。此外,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复诊续方等智慧服务,也缓解了患者排队奔波之苦。

  为进一步提升儿童就医效率和体验,继市儿童医院2023年创新推出“AI预问诊”之后,惠山区人民医院也接续推进,在儿童诊疗中扩大应用该项服务。家属可在诊前为患儿输入基本诊疗信息与既往史,接诊医师可直接导入电子病历,缩短整体就诊流程。

  医保线上“一键付” 移动互联通堵点

  打通线上医保报销支付“最后一公里”,我市儿童就医缴费更便捷。

  困扰患儿家长的医保缴费报销“最后一关”,今年在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迎来革新。该院成功全线打通线上医保支付功能,家长动动手指即可便捷完成医保报销后的自付结算。

  近日,陈女士带8岁女儿小美来市八院就诊时惊喜发现,通过医院微信小程序挂号,线上可直接医保统筹支付。挂号费医保统筹支付7元后,她利用“医保移动支付—亲情付”功能,为女儿直接支付统筹后的3元挂号费;家长开通医保家庭共济功能的,还可以直接从自己的医保卡个人账户中为孩子支付剩余费用。“没想到线上支付跟线下刷卡一样能报销。”陈女士赞叹。后续医生为小美检查开药,医保统筹支付后,个人账户再支付剩余部分,全程线上完成,便捷高效。

  “这一变革显著提升了就医流畅度与满意度,让支付环节不再是离院前的‘堵点’。”市八院门诊部主任程运涛表示,2025年初医院全面实施线上移动支付,并率先对医保患儿实现在线医保亲情付。家长只需手机操作,即可轻松完成挂号、缴费。

  信息化赋能,儿童就医服务流程“搬进手机”。据悉,市儿童医院微信小程序集成挂号、智能导诊、候诊查询、报告查询等全流程服务,通过模拟3D及透视技术进行智能化导航,直观、便捷地提供最优化的导航路线。

  东亭人民医院组建微信“线上答疑小组”,骨干医生对检验报告即时解读答疑,家长只需扫描检验单专属二维码入群,即可实现“指尖一点,少跑一趟”。

  机制创新保畅通 动态排班应需求

  对于需要住院的危重患儿,及时获得床位至关重要。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一套高效的沟通与信息共享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肺炎门诊输液无好转,需尽早住院。”“高烧40℃,粒细胞缺乏,CRP高,有床位速通知!”……近日,该院儿科门诊医生通过信息共享,实现患儿病情评估与床位资源即时互通。住院预约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患儿住院预约信息。

  江大附院儿科主任童晓表示,为落实“儿童就医更通畅”惠民实事,医院建立了门诊医生、护士、住院协调员紧密联动机制。依托这一机制,病区护理团队能迅速响应,精准评估病情紧急程度,动态调整床位分配优先级,并持续与家属沟通进展,实现门诊与病区无缝衔接,显著缩短危重患儿入院等待时间。一位重症肺炎患儿的母亲说:“医生很快告知有床位,并详细说明安排,悬着的心立刻放下了。”

  为缓解就诊高峰时段的积压现象,最大限度减少患儿及家长的等候时间,江大附院儿科创新推行了精细化动态排班机制,灵活响应实时需求。据悉,在午间患儿集中时段,儿科安排部分医生弹性延长日班或增设连班;对于夜班安排,科室则依据当日实际就诊压力进行动态调整与适度延后启动,有效覆盖夜间就医需求。

  为提升患儿就医体验,减少奔波之苦,锡山区中医医院对儿科诊疗区域布局进行再优化。通过集中整合儿科门诊、儿童中医特色治疗室、儿童雾化中心等资源,患儿在同一区域内即可完成全流程医疗服务,并提供咨询引导、流程讲解、情绪安抚等服务。

  温情营造“暖心空间” 志愿服务润童心

  引入志愿服务与细节优化,我市为儿童打造温暖就医环境。

  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熙攘的门诊区,跃动的“志愿红”成为抚慰患儿及家长焦虑的温暖亮色。“仁心”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耐心指引、协助操作、安抚哭闹、推送轮椅,用细致入微的行动填补了患者就诊流程中的“手足无措”。

  美籍华裔“准医生”小钱就是其中一员。暑假回锡探亲时,她主动报名加入了市二院服务队。看到怀抱患儿急匆匆赶来的家长,她立刻上前:“阿姨别急,您抱孩子,我来带路。”谈及感受,小钱笑着说:“虽然辛苦,但看到家长眉头舒展,很值得。”

  据市二院门诊部主任冯军介绍,该服务队于去年4月通过专业平台公开招募成立,凝聚了大量富有爱心的社会人士。他们活跃在预约、缴费、打印、引导等各环节,将社会温情注入医疗空间,让儿童就医之路多一份从容。

  小事见真情,细节暖人心。江大附院面向住院肺炎患儿开展雾化吸入小课堂,编唱《雾化歌》缓解紧张情绪,引导患儿配合治疗。该院还联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围绕儿童健康原创设计《儿童成长健康手账》,以现代儿童喜闻乐见的插画形式,普及儿童健康知识,指导建立健康生活习惯。

  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童输液区,传统输液椅凳统一更换为“床椅一体输液椅”,兼顾休息与治疗,并为患儿及家属提供盒饭服务,解决就医过程中的“用餐难”问题。

  从市儿童医院的分时诊疗精准预约,到江大附院的危重患儿住院通道畅通;从市八院线上医保支付的便捷高效,到市二院“仁心志愿者”传递的融融暖意……无锡正以智慧医疗重塑儿童就医生态,让每个孩子看病更便捷、更温暖,进一步筑牢锡城儿童健康防线。(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