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太湖周刊

55岁,我开始做公众号

  “我没有认真地年轻,等我明白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这是三毛说的,说到我的心坎里。

  认真地老去,意味着重新审视生活,静心思考和总结人生,学会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在老年大学学习的几年时光里,我便以此作为要求,希望在这里重新出发,不辜负余生时光。

  自认为算是个文学爱好者,现在退休了,有较多空闲时间了,又适逢自媒体发展的时代,为何不做个公众号呢?就以老年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主要素材来源,记录这个时代身边中老年人的活法,倡导美好的生活理念。

  我把这个想法跟同在老年大学结识的朋友一说,她欣然赞同。于是我们一拍即合,立刻行动!好巧,就在我55周岁的时间点。

  我们起了“花又期 花夕拾”的公众号名字,意为:“心有期待, 依然可以重拾芳华;心中有梦,依然可以与更好的自己相逢。若将岁月开成花,人生何处不芬芳?”

  我们做了主题规划,设置了“悦享人生”“人物访谈”“我本芬芳”“元气生活”“心香一瓣”等栏目。

  从此,我们开始了公众号的经营打理。

  我们探寻中老年生活的新理念,友情提示我们的同龄者: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比如对“多段式”人生规划的认识,帮助我们建立重新开始的勇气,又如学习查理·芒格的清单思维,帮助我们更有条理地实施人生计划。

  我们书写老年大学里的老师如何以丰厚的专业素养、或以高尚的清流品质、或以时尚的青春活力为教学赋能,也采访中老年学员如何因保持学习而使生活更美好的点点滴滴。

  我们为中老年朋友推荐保健、养生、穿搭等生活的实用方法,分享方式多样的搭伴养老方法。同时,我们也为学员中的写作爱好者提供发表平台,将他们的文章精心编辑后发布,让他们的心声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共鸣。

  我也因此把写作当作是一种养生健脑的方法,曾有感而撰文《写作,正在成为养生养老的新选择》。

  为了搜集素材,我已经养成了留意观察与思考的习惯,一有点子立刻记录在手机备忘录里,待落笔时,不仅思绪顺畅,还时有火花闪现。

  我就用这样的方法在老去的路上富养自己,认真对待当下每一天,努力成为自己期待的模样;同时在老年大学的平台上也结识了不少聊得来的同龄人,变老的路上有一群志趣相投、共同学习、坚持成长的老伙伴还愁孤单吗?更有一个意外收获是得到了儿子对我的赞赏。看到老妈退休后依然还有乐此不疲的追求,他很惊喜。说实话,因为做了公众号,我跟孩子之间有了更多生活琐事之外的交流,他经常给公众号文章点赞,也跟我提出不少中肯的建议,还跟我分享他的工作体会或生活见解,使我受益不少。

  当写作成为一种习惯,每天不写点什么反而不习惯了。在老年大学学习的日子里,只要你是个用心人,课堂上、校园里、活动中,随时都可以发现闪亮的点或美好的点。每天耕耘,及时总结,互相勉励,不断精进,构成了我和同伴的日常。这样的互动与自律,令我们很愉悦很充实!

  虽然我们无法阻止生命的衰老,但我们可以拒绝生命的平庸,可以保持热忱而年轻的心灵;和同频的人做伴,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收获踏踏实实的幸福。

  如果没有认真地年轻,我们就选择认真地老去吧,只要你爱自己,一切都还来得及。(江阴市老年大学 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