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宠为媒,老城厢玩转“它经济”

  当古运河畔的屋顶猫咖成为网红打卡点,当商圈里的羊驼吸引年轻人驻足,当宠物乐园、市集在老城厢遍地开花——从最初只有几家宠物友好店铺,到如今萌宠元素深度融入老城厢商业肌理,梁溪区正以“宠物友好”为支点,撬动活力满满的“萌宠经济”,为区域消费市场注入全新的活力与温度。

  萌宠引流

  “情绪价值”撬动情感消费链

  南长街的“奇迹萌宠店”门前,闪光灯此起彼伏,游客李女士兴奋地展示着与一只布偶猫的合影,“店里猫咪品种超多,工作人员还会帮忙拍照,环境干净没异味,服务特别温柔!”几步之遥的“十二猫咖”,猫咪在运河畔的屋顶自由踱步,与古运河的夜色构成一道独特风景,同样吸引着无数镜头。而在繁华的崇安寺T12商场,“三只猫狗·Rua羊驼”成为了年轻人的社交据点。大学生小陈边喂着羊驼边对记者说:“这里的宠物又多又乖,拍照特别出片,我们周末经常约朋友一起来放松,强烈推荐!”……

  这种“萌宠+”的吸引力,远不止于新奇体验,更在提供独特的情绪价值。在“青空咖啡”,常客王先生坦言:“我特意带外地朋友来看我们的‘店长’——西高地小狗bobo。这里无处不在的小狗元素让人瞬间被治愈。点杯咖啡,和bobo互动一下,坐一下午,这钱花得值。”ZHUZHU手作商店的店员也深切感受到这一变化:“顾客边做手工边和店里的猫咪互动,停留时间明显延长,复购率也跟着提高了。”在茂业天地的DQ冰淇淋店,带着爱犬的赵女士正在宠物友好座位上领取免费的宠物冰激凌:“商场允许带宠物进来,还有店铺提供这样的福利,体验感非常好,我们自然更愿意来这里消费了。”

  从古运河畔到核心商圈,萌宠的“治愈感”已成为延长顾客停留时间,撬动老城厢情感消费链的“新钥匙”。

  业态升级

  “友好驱动”构建产业生态圈

  梁溪区萌宠经济已突破单一门店模式,形成了“萌宠乐园引流—专业服务支撑—友好商圈承载—社区规范保障”的产业生态圈。

  位于方圆荟3楼的“萌呀神兽乐园”双休日总是人气爆棚,孩子们与羊驼、兔子等萌宠互动,欢笑不断。家长刘女士在新媒体平台留下好评:“这里环境干净,互动性强,孩子玩得特别开心!”入夜后的南禅寺街区,主打高性价比的“撸猫馆”成为年轻人的热门去处,而像“Moni星球萌宠”这样的高端体验场所,则以灵蛇、小马宝莉等稀有萌宠,牢牢黏住了消费者。支撑这一生态繁荣的,是不断完善的宠物友好基础设施和延伸服务。今年“五一”,一处标志性项目在方圆荟购物中心广场落地——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萌爪荟”乐园正式开园。它集专业宠物障碍赛道、宠物清洁站点、休憩咖啡区三大功能于一体,全方位构建人宠友好的商业环境。项目负责人介绍:“‘萌爪荟’不仅是一个乐园,我们会布局‘萌宠乐园+公益赛事+爱心领养’的全产业链,让萌宠经济的内涵从‘玩’延伸到‘育’与‘责’。”

  同时,萌宠生态圈还深入到了社区。今年5月,一场汇集了众多萌宠家庭和青年创业者的“萌宠友好节”在太湖广场举行。活动期间,扬名街道公布了首批“宠物友好社区”试点名单,并发布了《“文明养犬”倡议书》。街道工作人员向记者强调:“我们采取‘宣导+服务+监督’的模式,目标是营造更广、更优的人宠和谐共处空间,让宠物友好理念扎根社区,为萌宠经济的持续活力提供深厚的土壤。”

  空间革命

  “人宠友好”打造城市新图景

  梁溪区对“宠物友好”的探索,正在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生活方式。在小红书上搜索“无锡市梁溪区宠物友好地图”,一份持续更新的线上指南清晰呈现,标注着运河艺术公园、南尖公园、太湖广场等热门的宠物互动友好区域。公园内升级的宠物友好标识、新增的宠物粪便收集箱,让携宠出行变得更加便利。常在运河艺术公园遛狗的市民周先生感受到了变化:“现在养宠人基本都自觉清理粪便,还会互相提醒,一种文明的共识正在慢慢形成。”

  顺应宠物友好、宠物经济的发展,老城厢在商业空间的布局上也在进行调整。运河汇打造的宠物友好街区,核心理念是“一切以宠物需求为出发点”,打破年龄、空间、公益与商业的藩篱,用宠物展、宠物一站式服务、宠物体验领养,打造一个多维交互的“宠物社交乌托邦”。“我家毛孩子在这里交到了朋友!能一起散步、互动、购物,整个氛围特别放松,我们作为主人也能享受这种轻松友好的消费环境。”正在宠物零食店购物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

  “老城厢嵌入的人宠友好场景,不仅塑造了乐活向上、包容开放的城市气质,更成为了激活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梁溪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梁溪区将打造更多“可逛、可玩、可消费”的人宠复合型社交空间,最终形成一条“以宠为媒—群众满意—周边受益”的良性生态链。(韩玲、刘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