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学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人工智能很感兴趣,期待通过参加实训学院的人工智能班学习,零距离了解人工智能最新技术趋势,从一线企业家和技术专家那里汲取经验,帮助我获得在无锡优秀企业工作的机会。”7月14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实训学院举行暑期班开班活动,悉尼大学2025届学生赵盛龙表示。当天,来自五湖四海的750名优秀学子齐聚无锡高新区,拉开为期两个月实训活动大幕。会上,实训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18所知名高校签订“学分互认”协议。
实训学院自2022年成立以来,成功探索出“政府搭台、市场主导、校企协同”的引才新模式,实训引才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企业的紧缺人才之“渴”。实训班累计已吸引近1.8万人报名,覆盖海内外1023所高校,优选2498人参加实训,为药明合联、先导智能等一批专精特新、上市企业输送人才1271名,留锡率接近80%。
“推动‘学分互认’的核心目的是打通‘产才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实训学院在巩固去年与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12所高校‘学分互认’合作基础上,这次新增签约了18所知名高校,目前,‘学分互认’合作高校已扩容至30家,这将为助力无锡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5年,实训学院与时俱进,在原有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六大地标性先进产业集群开展实训班次的基础上,紧扣无锡高新区“5+N”未来产业布局精准设置实训课程。人工智能是五大主导产业之一,这次实训学院增设了人工智能班,旨在夯实人工智能产业爆发式增长的人才基座。“人工智能是今年新增的实训产业班次,深存科技作为人工智能产业方向企业首次参与,期待从实训中可以挑选到符合企业需求的储备型人才。”深存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创始人及CEO袁静丰表示,人工智能班的开设,能让企业在“家门口”更快找到合适的人才。
采访中获悉,本期暑期班报名十分踊跃,750个实训名额共吸引来自海内外583所高校的超3600人报名,其中帝国理工学院等QS前200高校24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双一流”高校121所。为让这些来自海内外高校的学员们更好成长,实训学院构建了实战化师资体系,聘请企业创始人、产业界专家与技术精英担任实训导师,突出实战性、创新性、前瞻性,着力提升学员研发能力与行业视野。
“我是实训学院2024年集电设计进阶班学员,实训经历对我在全流程知识贯通、实战技能提升、求职精准匹配等方面产生了实质性帮助。”中国科学院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硕士陈彬彬告诉记者。通过实训学院的企业家及HR餐会、企业参访、专场招聘会等,陈彬彬提前了解到力芯微技术需求,面试时有针对性地展示自己的项目经验,最终顺利入职。(张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