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健康周刊

七旬老人遭近百只蜱虫“突袭” 及时处理是关键

  7月8日晚上10点半,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室内,两名医生注视着灯光下一位老人的皮肤,不由得屏住了呼吸——密密麻麻近百只芝麻粒大小的黑色蜱虫正牢牢吸附在上面。“这位患者被送到医院时,从脖子到脚踝都有被蜱虫叮咬的痕迹。我们在拔除蜱虫的过程中不敢分神,反复检查,最终花了近两小时才处理完。”市八院外科主治医师周城臣向记者介绍道,他同时提醒,夏季是蜱虫活跃期,在户外活动时一定要做好防护,被叮咬后须及时处理。

  原来,8日清晨,家住胡埭的78岁孙奶奶(化名)在菜地劳作,回家后发现身上莫名出现了很多黑色小疙瘩,由于不痛不痒,她并未重视。晚上,孙奶奶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家人,家人用手电仔细查看后,才发现可能是蜱虫“作祟”,于是赶紧将她送到医院。经过及时处理,蜱虫被全部拔除,目前老人状态平稳,还需住院密切观察。

  无独有偶,7月9日早晨,张老伯因持续高烧被家人送到市八院。检查发现,他的左脚脚趾有被蜱虫咬伤的痕迹。被咬一周后,家人才察觉异样,送到医院时,张老伯已出现血小板减少、关节疼痛及肠胃不适等严重症状。

  “被蜱虫叮咬的高危人群主要是农民、户外旅游和露营的游客,尤其是老人、小孩常遭蜱虫叮咬。”市八院外科、动物致伤救治中心主任曹嵘介绍,被蜱虫咬伤后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危及生命。他提醒,发现蜱虫叮咬皮肤后,应尽快取出,但不可用手直接拔取。可先将酒精涂抹在蜱虫身上,再用干净的镊子夹取,使其自动脱离。去除蜱虫后,要对叮咬部位用酒精、碘酒等进行消毒。同时,需自我观察两周左右,若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高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