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丽玉
今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学习落实活动暨江阴市课程游戏化十年实践总结会议在江阴市实验幼儿园和江阴市长寿实验幼儿园顺利举行。我作为江阴长寿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长幼”)的责任督学,应章彩萍园长的邀约,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在园领导的陪同下,专家和各位参访教师走进长幼户外“口袋乐园”游戏现场,处处可见幼儿游戏活动与周边资源的巧妙转化与深度整合。遇“稻”长寿米、布码头、长寿老街等游戏区,巧妙融入长寿当地文化元素,以童趣的方式生动展现长寿文化内涵。打造充满地方特色与教育价值的游戏天地,每一处游戏区都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发展能力的鲜活课堂。
汇报环节,章彩萍园长介绍了幼儿园依托“回归自然,悦享童年”的办园理念,构建“口袋乐园”教育体系的具体路径和经验做法。业务副园长就无锡市课程游戏化项目“幼儿园‘口袋乐园’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做了详细介绍。此次活动和担任长幼责任督学6年的经历,让我感受到长幼在60年的办园历史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园特色,在园本课程孵化的过程中,以“悦趣”为核心的课程特色越来越有儿童味。
●构建“悦见幸福”的共同愿景
近年来,幼儿园在办园理念引领下,不断回顾幼儿园文化、课程的成长之路。寻文化根脉、推课程生长、促师幼发展,在理清幼儿园质量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口袋乐园”的优化建构。
文化的发展必须找到可供其立足并不断汲取养料的根本,就如同校园里那棵百年香樟,浸润着文化的气息,不疾不徐,自由生长。幼儿园教师追溯办园历史,在漫长的时光中,找寻、收集、梳理每个阶段留下的文化因子,找到隐含在办园历史中的学校文化基因。从“十五”家园建设到“十一五”生态式绿色教育与课程的整合,再到生态式课程理念下的“悦读”活动,“悦”文化逐步凸显。“回归自然,悦享童年”的办园理念成为长幼人的追求。呼应理念、立足园本,“三园”建设目标(心灵的家园、智慧的学园、成长的乐园)成为全体长幼人的共同目标。
幼儿园积极寻找与“口袋乐园”课程的契合点,打造校园环境、建设教师团队、构建园本课程、建设家长学校,借助悦梦艺术节、悦文读书节、悦动体育节等品牌活动,培养慧玩、趣学、乐享的长幼娃。
以幼儿园西面“口袋乐园”为课程生发主轴,幼儿园合理统整周边的资源,利用自然的事物,作为课程生发的背景,打通室内外活动场域,引领师幼共同创造一个能够随时随地玩、随时随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乐园。
幼儿园突破以往的课程实施方式,立足园所独有的课程资源和实施基础,形成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以悦自我、亲自然、爱生活为课程内容,生发有温度、有个性、有魅力的课程故事,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样态。
幼儿园不断完善课程资源机制,开发周边资源,形成稳定实践模式。改变园内环境,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创设生态木园等区域;改进家庭环境,积极与家庭联手,合理开发家庭资源,提升家园共育能力;改善园外环境,与社区共建,开展寻访社区、走进田野、携手企业等多种体验活动。
●重视“师幼发展”的内外驱动力
儿童是叶,教师是叶,园所亦是叶。在长幼,努力让每片叶子都发光。
虽然孩子的闪光点不同,但同样都能散发出闪亮的光芒,在“口袋乐园”中,他们探索香樟的秘密,与萌兔一起奔跑,学着周氏中医开设长幼小医馆,园内的花花草草都成了健康养身、防治未病的药材。幼儿园将“口袋乐园”的边界不断地向外延展,走进桃花园,探访长寿米……孩子们在“口袋乐园”中,自主、自信地学习、生活与成长。
长幼的教师坚持以幼儿为核心,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方法,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长幼形成了以“学科名师—核心组成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主的教研工作梯队。幼儿园除了用名师讲堂、跟岗研修、公民结对等多种方式引领教师发展,还借力江阴市名园长工作室(赵春霞名园长工作室),邀请省级专家入园现场指导;构建名优、骨干、胜任、青年教师4个团队,成立两个园部名师工作室和悦美园丁成长营,从教学活动、技能比赛、经验分享、阅读与写作等维度,对教师进行积分考评,完善奖励机制。
幼儿园重点建设项目“户外游戏乐园”自立项以来,每周开展一次研修活动,体现了沉浸式教研的痕迹。
(作者系江阴市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