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太湖周刊

皮具、烤串与马拉松

生活可以更有趣些

  傍晚,无锡西水市集,人声鼎沸,范羽茗的小摊前落满了好奇的目光。一顶顶造型奇特的皮礼帽、复古眼镜盒、朋克风钱币徽章……在暖黄灯光下散发着独特魅力。她拿起那顶“镇摊之宝”礼帽,指着帽身上一针一针绣出的巍峨雪山,兴致勃勃地向客人讲述灵感来源:“喏,就是看到那块扎染布上的山峦,心动了,手痒了!” 眼前的这位摊主,可不仅仅是位手巧的皮匠。她的故事,就像她摊位上那些“稀奇古怪”的作品一样,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复合”味道。

  城市市集,皮匠妹子的奇幻江湖

  在无锡的市集圈子里,范羽茗和她的皮具作品,绝对算得上是个“显眼包”。走近她的摊位,仿佛一脚踏进了19世纪复古工坊与废土朋克世界的混搭空间。牛皮礼帽线条硬朗,蛇皮挂件盒摩挲起来带着细腻的沙沙声,仿佛在讲悄悄话;钱币徽章闪着冷峻的光。最吸睛的,莫过于那顶耗时耗力、帽身刺绣雪山的礼帽。

  “玩市集,就像闯江湖!” 范羽茗眼睛发亮地聊起参加上海“玩物丧志”市集的经历——那简直是一场手作达人的“武林大会”,海报要拼设计,摊主着装要拼创意,摊位陈设更是各显神通。来自天南海北的“怪咖”聚在一起,作品一个比一个“脑洞大开”。“记得有个叫‘西旗古怪’的,直接用整只黑羊标本搭了个‘撒旦’场景,黑色翅膀衬着‘雪山’,嚯!那冲击力,绝了!” 这些奇遇不断刷新着她的认知,也让她看到了自己作品和生活方式的更多可能性。“未来?当然要继续在市集里‘闯荡’!希望咱无锡的市集也能越来越专、越玩越嗨,吸引更多会玩爱买的人!”

  烤串、马拉松,斜杠青年的“多重宇宙”

  皮具匠人、市集摊主,这只是范羽茗身份的A面。她和丈夫这对来自东北的“90后”小夫妻,生活剧本写得相当“任性”。

  不少网友是在小红书“你有礼帽吗” 认识范羽茗的,这名儿起得就透着股俏皮劲儿。定制礼帽是她的主业也是心头好,日均五六个小时泡在工作室里是常态。她的得意之作中有一个蛇皮球形挂件盒,“手感、声响,都是独一无二的!” 范羽茗说,定制客户里不乏狂热粉,“有位老主顾,在我们这儿订的礼帽,直接在她咖啡烘焙室里挂满了一整面墙!”

  然而,纯粹的爱好还不足以稳稳托起生活。于是,画风一转,“烧烤店老板”成了新身份。“开烧烤店纯属‘阴差阳错’!” 范羽茗笑言。从推自行车摆摊起步,到在复兴路开出第一家小店,并成为网红店,再到如今扎根万科金域蓝湾附近,烧烤店也被他们玩出了花:手写的趣味标语,复古蘸水笔画的装饰画,满是IP的冰箱贴墙……最绝的是,当初用舍不得扔的皮质边角料拼成的一面装饰毯,不仅挂在了店里,相关帖子还在小红书上成了“爆款”,引来全国各地手作同好在线“认亲”、晒宝、交流心得。最牛的时候,没做啥营销,愣是冲上了大众点评无锡烧烤榜榜首!这“宝藏小店”将氛围感拿捏得死死的。

  你以为这就完了?No!精力旺盛的他们还是马拉松赛道的常客。无锡马拉松年年报到,自2012年起,他们的跑鞋还丈量过上海、北京、日本名古屋甚至捷克布拉格的街道。42公里的坚持,是生活里另一重酣畅淋漓的表达。

  手作,是生活也是呼吸

  皮具的细腻打磨、烧烤烟火的缭绕、马拉松赛道的汗水与坚持……在范羽茗夫妇这里,这些看似不搭界的元素,并非割裂的标签,而是有机编织成了他们热气腾腾的“复合型”城市生活图景。

  皮具制作早已超越了工作范畴,是刻进骨子里的热爱与表达。范羽茗还痴迷中英文书法,能用复古蘸水笔在羊皮卷上勾勒出优雅的字迹。家里书柜是自己打的,地砖是自己铺的——对他们而言,“手作”不是刻意为之的标签,而是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生活本身,是让平凡日子闪闪发光的魔法。有趣,从来不是等待发生,而是主动创造。

  范羽茗畅想着未来:升级家庭工作室,租个小门面开间杂货铺。“摆出来的不仅是商品,更是我们理解的生活模样。” 像范羽茗夫妇这样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年轻人,正被无锡这座城市独特的包容性和日益浓厚的艺术调性所吸引,选择在此扎根、生长。而他们,也如同一颗颗充满生机的种子,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脚踏实地的行动力,反哺着这座城市,为无锡注入更具现代审美的活力与多元可能的生活样本。在这里,匠心与烟火气可以并存,奔跑的脚步与沉静的创作能和谐共鸣,这正是无锡这座江南名城在时代脉动中愈发迷人的底色。

  (韩玲、实习生 田佳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