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高考落幕及中小学期末考试结束,锡城的口腔正畸科与整形外科迎来学生就诊热潮。众多学子希望利用暑期改善形象,以全新面貌迎接人生新阶段。医学专家提醒,正畸与医美均属医疗行为,需结合自身条件科学选择,术后护理不容忽视。
“变美黄金档”开启,科室接诊量骤增
7月以来,无锡口腔医院正畸科候诊区人潮涌动。科室副主任王静介绍,6月下旬起,接诊量较暑期前增长两三倍,青少年患者占比超六成,部分预约排至8月中旬。同期,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也迎来接诊高峰,副主任俞舜表示,7月上旬起青少年患者显著增加,高三毕业生是主力群体。
暑期出现就诊高峰,主要与学生时间安排高度相关——学业繁忙时无暇顾及,假期为治疗提供充足时间,避免频繁复诊影响学习。王静告诉记者,正畸需求主要分两类:“升学准备型”如中高考毕业生,希望改善形象为社交加分;“健康改善型”由家长主导,针对“地包天”等问题,抓住生长发育关键期干预。刚结束高考的小林说:“之前总被笑‘牙齿不齐’,趁暑假矫正,开学想以新面貌见同学。”
医美需求集中在三类项目:双眼皮成形术、腋臭清除术和黑色素痣去除术,其中双眼皮成形术最受青睐。俞舜解释,腋臭患者多为即将住校的高三生,希望避免社交尴尬;18岁的小高因先天腋臭长期自卑,术后期待道:“终于不用担心异味问题,能更自信融入大学生活。”
矫正美容方式多,适配评估是前提
正畸领域主流方式分固定矫正与隐形矫正。王静介绍,固定矫正器价格亲民,适合牙齿畸形情况较复杂的青少年,但美观度低、清洁难度大;隐形矫正器以透明、可摘戴为优势,适合对美观要求高的群体,但对自律性要求高、价格较贵。3D扫描与AI技术的应用让正畸更精准,可提前模拟效果,定制个性化方案。王静强调,隐形矫正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严重颌骨异常可能需手术,12岁左右可全面检查,“地包天”等问题需提前至8—10岁干预。
医美项目有明确适用范围。俞舜建议,青少年最好在18周岁后,具备自主行为能力再考虑医美。“年纪太小的孩子心智不成熟,多按父母决策接受手术。”但先天性上睑下垂、黑色素痣等影响功能或生活的情况,建议尽早干预。
术后维护影响效果,理性认知避免误区
正畸治疗通常需1.5—3年,其间需定期复诊,结束后需佩戴保持器1—2年,否则易反弹。王静指出,正畸不仅改善外貌,还能减少龋齿、牙周病,纠正咬合问题,提升咀嚼效率,对心理也有积极影响。她澄清,“地包天”等需在生长发育期干预,规范拔牙不会导致松动;“牙套脸”可通过咀嚼训练缓解,牙龈萎缩需注意口腔卫生。
医美术后护理同样重要。俞舜提醒,需选择正规医院和有资质医生,术前征得家长同意,保障资金、护理和心理支持,术后谨遵医嘱防护。
专家呼吁,正畸与医美是医疗行为,需结合自身条件科学选择,勿盲目跟风。选择正规机构、遵循医生指导,才能让“变美”成为成长助力。
(杨洁丹、高宇、高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