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伟东、赵春雷
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三小学(以下简称“省锡实三小”),“每个人都闪闪发光”不仅是办学理念,更是落实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生动实践。学校以培养“健康、温暖、自主和优雅”的诚悦好儿童为目标,将“健康第一”理念贯穿始终,通过构建独具特色的“悦动体育”课程体系,创新开展15分钟课间微时光与30分钟活力大课间体育活动,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体育生态,有效落实“2·15专项行动”,让每个孩子身上有汗,眼中有光,脚下有力,心里有梦。
课间微时光
15分钟的精彩绽放
课间15分钟,看似短暂,却在省锡实三小被赋予了无限可能。学校以“趣”为引,充分挖掘校园空间资源,构建全域运动及游戏场景,让学生在创意环境中自由探索,感受运动的乐趣。
学校打破传统课间活动的空间限制,将室内外空间进行统筹规划。室内的教室桌面、走廊都成为运动的舞台;室外的操场、特色街区被充分利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运动区域。翻花绳、五子棋、算24等传统游戏与现代创意活动相结合,动静相宜,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
特色区角更是学校的一大亮点。科技空间里,学生们探索智能运动设备;蒙趣棋吧中,智慧的火花在棋盘上碰撞;诚悦聊吧成为师生交流的温馨场所。这些特色区域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释放压力的空间,更成为他们自由探索、协作成长的乐园。
学校引入“AI智能运动测评系统”,为课间运动注入科技元素。通过发起“不服来战”趣味挑战赛,以积分排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系统实时采集学生运动数据,云端分析生成个性化运动建议,实现科学指导、精准锻炼。这种创新的运动模式,既提高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又保障了运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课间活动设计上,学校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同时,学校还积极创新,鼓励各级部开发出富有创意的课间活动,努力让课间活动既充满趣味又富有挑战性。
活力大课间
30分钟的能量汇聚
3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是省锡实三小落实阳光体育理念的重要阵地。学校创新推出“1+2”大课间模式,以广播体操为基础,深度融合校本“悦动体育”课程特色,构建“校园体能操+育人武术操”双轨体系,为学生打造全方位的运动体验。
学校体育组结合校本特色,精心研发趣味体能操。这套体能操重点强化学生的上肢及核心力量,提升心肺功能与身体协调性,通过分龄设计、动静结合的方式,将深蹲、支撑等基础动作融入韵律节奏,既激发了低年级学生的运动兴趣,又满足了高年级学生力量发展的需求。
在体能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运动能力,传授不同难度的动作组合。同时,通过搭配音乐,让体能操更具节奏感和趣味性,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学校创新设计“文拳相生”特色武术操。将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以三字韵律进行创编,注入武术招式,学生们在集体习武中感悟“刚柔并济”的智慧和校园文化的内涵。
在武术操的教学中,学校注重文化内涵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每一个武术动作背后的文化意义。同时,通过集体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武术操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在集体做操、团队游戏等活动中,学生们相互协作、相互鼓励,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氛围和校园文化。
学校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学校还在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开展班级足球联赛等体育竞赛,让学生在团队中锻炼能力,在活动中提升自信,实现全面发展。
守护者联盟
时刻筑牢安全防线
在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的同时,学校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学校建立了规范化课间活动标准,细化教师定点巡查职责,通过提前到岗、动态监管实现课间全时段风险防控。
学校还推行“年级分区活动规范”,按学段划分专属运动空间并配备安全器材,从源头降低碰撞风险。同时,加强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安全演练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和急救设备,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处理。通过这些措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安全、有序的运动环境。
实践有成效
“悦动体育”课程展望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省锡实三小的阳光体育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
展望未来,省锡实三小将继续深化“悦动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创新课间活动形式,引入更多科技元素,提升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同时,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惠山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