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太湖周刊

“红汤”里的北疆

  今年6月飞新疆北疆。同行友人愁牛羊肉,我只惦记传闻里的大盘鸡。这道菜,宛如一位热情豪爽的北疆姑娘,用她独特的魅力,紧紧地抓住了我的胃,让我在这片土地上,几乎每顿都与它相伴。

  初到北疆,领队陈导便热情地推荐大盘鸡。我们怀着好奇与期待,踏入一家当地的传统餐馆。店不大,端上的白瓷盘几乎占去半张桌。金红色的汤汁裹着油亮鸡块,像落日跌进戈壁。土豆、宽粉、青椒胡乱堆成一座“小火山”,热气突突往上冒。

  夹起一块鸡腿刚入口,肉缝里飙出一股辣油,烫得我直吸气;再咬一口,骨头自动脱落,像沙被风刮走。宽粉吸饱了汤汁,变得饱满而富有弹性,夹杂在其中,为这道菜增添了别样的口感。每一根宽粉,都像是小海绵,吸附着满满的美味,咬上一口,汤汁在齿间迸发,竟有种满满的幸福感。

  上世纪八十年代,沙湾县312国道旁,司机蹲在路边,用馕蘸着大盘鸡的红汤大快朵颐。沙湾位于312国道沿线,是乌鲁木齐到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的必经之路。通过长途司机的传播,大盘鸡的名声逐渐扩散,成为新疆的名菜。一位新疆作家写道:“一大盘子鸡肉摆在面前,红辣皮子青辣椒,白葱绿芹黄土豆,满满当当堆一盘,能让人胃口大开,平添大吃大喝的豪气来。”

  在北疆的旅途中,我几乎顿顿都与大盘鸡相伴。无论是在热闹的城市,还是在偏远的小镇,大盘鸡总是能轻易地找到。它就像是北疆的美食名片,用它那独特的味道,迎接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每一家餐馆的大盘鸡都有它独特的风味,有的偏甜,有的偏辣,有的鸡肉更嫩,有的土豆更糯。但无论哪种风味,都让我深深沉醉。

  北疆风景壮美,但大盘鸡的味道让我更难忘怀。它用热情与醇厚,温暖了我在北疆的每一个日子。回到江南,深夜煮面,总下意识伸手去摸花椒罐。那种麻,像北疆的风还在舌尖。

  (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