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居所紧贴风景如画的惠山国家森林公园,离家不远就是国家5A级景区鼋头渚、文化底蕴深厚的惠山古镇、赏梅胜地梅园,附近还有梁溪河十里画廊等。出门即是美景,简直就是现成的颐养天年的“桃花源”!
于是,我与夫人商量,共同在微信上开设一个名为“身边的风景(诗画配)”的专栏,她负责摄影,我来配诗,与亲朋好友们互动、共享这份美好。然而,夫人却建议我先学会手机摄影,再自己配诗。她认为手机摄影并不难,比写文章更容易上手,只要记住简单的操作顺序,用手指轻轻一点,就能捕捉到想要的画面。甚至我十岁的孙女容容也表示愿意教我。此外,夫人还建议我向摄影艺术造诣颇深的至交好友卫国、盘生、剑平请教,他们都是国家级或省级摄影艺术协会的会员,摄影佳作常见诸国内外专业媒体。
我采纳了夫人的建议,立即行动起来。两年多来,我不断向良师益友求教手机摄影艺术,并学以致用,在微信上开设了“身边的风景(诗画配)”专栏。每天晨练时,我都会前往各个景点,随手拍摄下美丽的瞬间,并即兴配上小诗。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拍摄了八百多个美丽瞬间,并创作了百余首配诗。
这些诗作虽然都是习作,但效果却相当不错。例如,我拍摄了梁溪河十里画廊中绿荫间的朝阳,并配诗道:“朝阳躲闪绿荫间,半遮半掩羞花颜。老朽瞬间变少年,心醉神迷忆初恋。”在重阳节,我拍摄了梁溪河畔的秋日景色,并赋诗:“晨练梁溪升朝阳,辉映绿水成重阳。重阳时节摄重阳,重阳染美两鬓霜。”还有游览烟雨太湖中的渤公岛景区、锡惠公园的菊花展、惠山古镇春晚景点映月里等,我都用诗歌记录下了这些美好的瞬间。
当夫人拍摄的美照更胜一筹时,我当然绝对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即兴配上这样的小诗:“老妻胜景精心拍,老夫神系诗意美。桃花源里诗画配,神仙伴侣下凡来。”这样的诗画配,使我与夫人的晚年生活,常常陶醉在这片美景与诗意之中。(廖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