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轻触,温润微凉。金黄饱满的“玉石”躺在丝绒布上,在商场顶灯的映照下流转着奇异的光泽。“这……是真的玉米?”无锡苏宁广场2楼中庭的幻季商店摊位前,市民王小姐俯下身,满眼惊奇。年轻的摊主笑着点头:“脱水处理的艺术品,每一颗的纹路都是自然形成的。” 这个空间里,十几个各具特色的文艺气质主理人品牌,在讲述着各自的艺术故事。
这不是寻常的市集,也不是转瞬即逝的快闪,苏宁广场的幻季商店用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共生”形态破土而出,展现更具审美的商业文化新表达。
场景革新 流动的诗意,多元的美学
走进“幻季”,仿佛踏入一个精心编排的“生活美学剧场”。空间摒弃了刻板的格子间,代之以开放流动的布局。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的焦香、干花的清甜,还有新木器散发的淡淡气息。主理人Angel的工作台上摆放着精巧的工具,修复的古瓷片、中国风的胸针与杯托独具匠心;三泉的“好朋鸟”摊位前,女孩Millie与玄凤鹦鹉Gala的治愈形象跃然杜邦纸包上,暖色调的插画讲述着都市里“被陪伴”的渴望;拓夏的蝴蝶标本定格这些小精灵的飞舞瞬间,斑斓羽翼凝固成一首“自然之诗”;咖啡旧物局的“玉米文玩”金黄透亮,引得路人频频驻足探问。
在这个空间里,没有千篇一律的复制品。“幻季”巧妙地游走于市集的烟火气与快闪的先锋感之间,创造了一个“流动的诗意栖息地”。它拥有市集的亲切互动与多元活力,并通过统一的视觉设计和精心规划的动线,避免了杂乱无序;它像快闪店一样,主题常新,主理人的灵感如同活水注入空间布局,同时又以“常态化市集”的稳定土壤,给予原创品牌扎根、抽枝、开花所需的充足时间。非遗修复的沉静、自然美学的灵动、宠物陪伴的温情、复古重构的奇趣……多元的美学表达在此碰撞交融,共同编织出属于无锡的城市文化图景。“烟火气里最动人的是‘人’的温度和故事的独特性。”幻季商店组织者汪源说,“我们这里不要标准化的产品,更希望能用我们主理人的创意和作品,来展现与众不同的美。”
主理人 情感与价值的传递者
“幻季”的生命力,来自一群年轻的主理人。他们不仅是摊主,更是带着鲜明美学主张和生活哲学的故事讲述者、情感联结者。
Angel的指尖仿佛拥有魔力。一块块伤痕累累的旧瓷片,经过特制材料的轻柔清理,并与承载物匠心搭配,化身为能够融入当下生活的艺术品。“残而不失其珍”,她让沉睡的历史碎片苏醒,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美学。三泉则用画笔和设计,将一只玄凤鹦鹉带来的温暖陪伴,升华为都市孤独症的解药。“Gala就像我的哆啦A梦,是不离不弃的伙伴。”她创造的Millie与Gala形象,化作实用的包包、手机链,期望能与更多年轻人产生情感链接,为他们提供情绪价值。咖啡旧物局的主理人则钟爱“自然物语”,一根根脱水玉米在他手中幻化成温润如玉的文玩,讲述着时光流逝的哲理。拓夏的“自然叙事”更是将亚马逊的野性生机与江南故土的四季流转,凝结于蝴蝶标本的方寸之间。
“他们大多拥有设计专业背景,将个人生命体验、专业积淀与深沉情感熔铸一体,转化为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品牌灵魂。”汪源说,主理人是匠人,也是情感与价值的传递者,他们的参与让“幻季”的空间充满了呼吸感和叙事张力。
雕塑城市 让艺术成为日常
苏宁广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对幻季商店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希望通过它构建起一个独特的“平台+主理人”共生生态环境。这绝非简单的“房东与租客”关系,平台想成为一个园丁,为这些个性鲜明但可能体量尚小的“文化植株”提供精准的供应链支持与广阔的展示舞台。
更具魅力的是其“共创迭代”机制。这里是一个思想自由流动的社交场域。咖啡旧物局的主理人坦言:“与新认识的主理人朋友交流,常常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灵感火花。”跨界的思想激荡,虽未必能立刻催生联名产品,却为每位创作者提供了多元视角的滋养,让他们在保持独立精神的同时,视野更加开阔。平台用户和消费者的真实反馈,则如同及时雨,帮助主理人不断优化创作,让产品更贴近市场的脉搏。
“年轻人普遍追求个性,我们想做的就是让每一种独特的个性,都能在这片土壤里找到最适合的生长方式。”汪源说,他们在保障创作自由纯粹的同时,通过良性的协同效应,提升了空间整体的商业活力与文化价值,为主理人、用户、平台构建起稳固的“三方共生体”,在同质化泛滥的市场中,拥有了难以模仿的竞争力。
作为扎根锡城多年的商业综合体,苏宁广场一直在探索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传统的商业综合体也必须符合当下的时代环境,求新求变。”该广场负责人表示,“我们身处城市原点附近,是文化的集聚地,应当成为一个持续生长、充满生命力的‘文化有机体’。”这番探索的价值,不在于吸引了多少流量,而在于是否能让踏入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触摸到那份独特的情感共鸣。当主理人的创意激情与平台的培育机制形成合力,幻季商城内出现更多可感知、可消费的日常美学,艺术便不再是悬浮于生活之上的概念,而成为浸润城市肌理的鲜活养分。
(韩玲、实习生 田佳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