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发布厅·纵横

无锡市慈善总会(无锡市慈善联合会)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崇德向善绽放出“文明之花”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正向关联着城市温度。近日,无锡市慈善总会(无锡市慈善联合会)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也是江苏省唯一入选的慈善组织。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无锡市慈善总会(无锡市慈善联合会)以慈善组织的担当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慈善模式,彰显慈善力量,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当崇德向善之风萦绕全城,“善”的种子落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落到湖泊、山野,生长出更多“文明之花”。

  全民慈善 构建精神文明建设新生态

  在无锡,慈善正从“少数人的善举”转变为“多数人的习惯”,全民慈善的热情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绘就温暖底色。

  “回家啦!”4月22日,守护美丽长江濒危鱼类科学放流活动第二期顺利开展。活动现场,市慈善总会(市慈善联合会)积极引导更多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放流活动,并鼓励家长带着孩子共同体验,通过“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培育公民参与公益环保、文明建设的意识。目前,“守护美丽长江”活动共向长江投放852尾中华鲟、20000尾胭脂鱼、16000尾长吻鮠,不仅有效丰富了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还通过公益慈善助力提升社会文明素养,实现了慈善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赋能。

  慈善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也是衡量一座城市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市慈善总会(市慈善联合会)创新推出“慈善+网络”等八种捐赠新模式,将慈善资源转化为澎湃的精神文明建设力量。尤其是市慈善总会(市慈善联合会)打造的江苏省内首家以城市为单位的网络公益慈善管理平台——“无锡善捐”,成为“人人可慈善、时时可慈善、事事可追踪”的“指尖慈善”平台。7月31日,爱心达人“scarlett”熟练地打开“无锡善捐”平台,向“助星爱心早餐行”慈善项目献出一份爱心,这两年来“scarlett”每天都会通过“无锡善捐”资助慈善项目,让“日行一善”有了生动的诠释。仅去年市慈善总会(市慈善联合会)发起的“一日捐”“一元捐”“一起捐”网络捐赠活动,全市慈善会系统网络筹款就达7671.61万元,全年总参与人次达108.69万,全民慈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也营造了浓厚的“向上向善”社会氛围。

  精准帮扶 共享精神文明建设新成果

  在无锡,慈善的力量温暖着每一个人,一个个慈善项目的精准实施,让困难群众共享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慈善为精神文明建设写下生动注脚。7月14日,2025年“牵手圆梦”慈善结对助学求助学生名单一经发布,仅用一天,28名困难学生就全部结对成功。“牵手圆梦”慈善结对助学项目是市慈善总会(市慈善联合会)的品牌项目,开展28年来,已有3740名学生与社会好心人成功结对,让困难学生“圆梦”。其实,精准帮扶就是让慈善资源直抵困难群众心里。“太好了,这真帮我消除了夏天高温用电的顾虑。”近日,梁溪区崇安寺街道汤巷社区的独居老人薛老伯,在家打开了空调,享受夏天的“清凉”。自2023年以来,“为爱充电 冬暖夏凉”慈善救助项目开展后,全市分散特困、社会散居孤儿、低保等困难家庭,每户在夏、冬两个季节都会收到一次性各100千瓦时的电费补贴,目前已累计有5万余户次困难群众受益。

  “精神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提高公民道德素养,还要让困难群众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市慈善总会(市慈善联合会)工作人员表示,帮扶困难群众,一直都是慈善工作的本质要求。3年来,市慈善总会(市慈善联合会)为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的有效衔接,组织实施了元旦春节“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慈助低保对象住院医疗服务项目、“心手相连·锡沪慈善双诊行”系列项目等120个,救助支出2.25亿元,受益困难群众31.79万人次,为困难群众送去了关怀与温暖,让慈善成为文明无锡的亮丽名片。

  价值引领 营造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

  在无锡,慈善文化与城市文明相互交融,榜样的力量和多元化慈善场景实现了“崇德向善”价值观的具象化传播,进一步筑牢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根基。

  慈善让爱心人士更有获得感的同时,也以榜样的力量发生裂变效应。“希望更多的人一起做慈善。”无锡兴达泡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华若中和他的儿子华啸威,始终坚持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资助教育、帮助困难家庭到设立5000万元的慈善信托,创下无锡近年来单笔捐赠的历史最高额度,用行动诠释“爱”的力量。江苏贝德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蒋云南,出资1000万元购买慈善理财产品,理财收益全部捐赠注入冠名爱心慈善基金和设立家族财富信托,成为无锡首个个人出资超千万元通过财富管理,探索“慈善+个人财富管理+慈善信托”捐赠模式的案例,实现了家族财富和优良家风“双传承”。截至目前,全市慈善信托设立28单,协议规模超1.7亿元。

  一个个慈善场景,是城市文明可触摸、可感知的温暖载体。“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以后还要带孩子来参加。”7月5日,暑期善家传承City walk活动在无锡慈善大讲堂启动,学生们沉浸式了解了慈善文化与家风传承的故事,活动从青少年的文明培育到播撒爱的种子,让慈善的“接力棒”在年轻一代手中传递。据悉,无锡慈善大讲堂是市慈善总会(市慈善联合会)创新打造集理论宣讲、人才培养、公益实践于一体的平台,主要以沉浸式体验弘扬慈善文化,传播现代公益理念。无锡慈善博物馆是全国首个地市级慈善博物馆,全方位展示无锡古代慈善历史文化和近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

  透过一组组亮眼数据,可以看出市慈善总会(市慈善联合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实践:2024年,市慈善总会(市慈善联合会)全年募集款物13034.33万元,支出款物8962.37万元,精准实施慈善项目79个。站在新的起点上,市慈善总会(市慈善联合会)将进一步巩固获评“全国文明单位”成果,出台《无锡市慈善总会(无锡市慈善联合会)关于巩固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持续擦亮“阳光下的善行”品牌,推动慈善事业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为无锡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善”的力量。

  (耿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