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唰唰唰”利落挥舞菜刀,“滋啦滋啦”热油里菜肴翻滚,“咕噜噜”汤汁飘出浓香……灶台前,一群头戴厨师帽、系着围裙的“小厨王”有条不紊地操作,一道道美食出锅。
8月16日,由共青团无锡市委、无锡市少工委、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无锡市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无锡报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无锡市营养学会、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安利(中国)日用品公司无锡分公司协办的“小鬼当家”第四届无锡中小学生厨艺挑战赛总决赛战况激烈,45名晋级选手上演“厨王争霸”。
把美丽风景做成菜
比赛分批进行的同时,制作完成的选手们通过工作人员的镜头,实时分享菜名和菜品特色。当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一小学二年级学生华怿晴的凉菜“绿野仙踪”面向镜头展示时,引来一片惊叹。
“这道菜用土豆泥做‘山丘’,铺上西蓝花碎当‘草地’,用芦笋、羊肚菌和蝶豆花等做‘花草树木’。‘湖泊’是取蓝色蝶豆花汁加白凉粉凝固铺开制成的……”小姑娘大方分享。台下的家长们听了频频点头:“审美在线,创意十足!” 华怿晴的妈妈说,比赛晋级后,喜欢旅游、看风景的家人在近期的一次旅行中迸发出“把美丽的风景做成菜”的想法,回家尝试确认可行,便让孩子大胆发挥了。
决赛现场令人惊艳的菜品层出不穷。无锡金桥双语实验学校三年级学生许钰湉带来的“苏堤春晓·彩虹鱼丝”,在旁立了个创意说明小牌:以西湖“苏堤春晓”为灵感,将色彩斑斓的鱼丝与时蔬“画”作烟柳拂堤、花团锦簇的春日盛景……无锡市梁溪区辅侨实验小学的学生包建轩烹制的菜名为“包孕吴越”,用南瓜藤、莲藕搭配“太湖三白”做成羹,点缀羊肚菌、鸡头米,征服了一众评委的味蕾。
李宸恩、李骥恩姐弟和金奕云、钱奕堂姐弟双双闯入总决赛。李宸恩烹制的松鼠鳜鱼,李骥恩制作的荔枝虾球,造型与配色都让人眼前一亮。“总决赛我挑战做考验刀工和火候的松鼠鳜鱼。因为只有一周准备时间,我先在西葫芦、胡萝卜上练刀工,之后4天每天都拿一条鱼练手。”李宸恩说。她妈妈补充道,孩子每次做好鱼都会请邻居品尝并提改善的建议。
“作为大人,我自愧不如。”“今天又是被这帮孩子征服的一天!”一盘盘精致的美食陆续上桌,家长们不吝赞赏,纷纷举起手机拍照留念。
劳动让生活更美好
今年的厨艺挑战赛已是第四届,赛事热度连年上升,本届报名人数再创新高。“参赛名额要靠抢。没抢到的名额的家长常来咨询是否还有空缺。”相关工作人员说。
比赛分冷菜组(1—3年级)、热菜组(4—8年级),经过6场初赛,最终有45名选手晋级总决赛。评委从色、香、味、刀工、创意等方面对菜品进行综合考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以及优胜奖若干名。
“今年比赛不少选手运用了新工具和新工艺。两个一等奖作品做到了‘以菜为菜’。”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烹饪教研室主任李旻岱点评:“经过三届比赛,部分家长帮孩子设计菜品时存在重装饰轻菜肴的偏差。期待来年比赛,家长们在确保孩子操作安全的基础上,根据孩子实际设计、创新菜品,让他们在享受烹饪乐趣的同时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
采访中,多位小选手表示,家长和学校的支持,给了他们报名参赛的勇气和底气。锡城中小学校普遍开发了至少一门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探索将劳动教育与艺术、工程、体育等融合的“劳动+”模式,引导学生从田间地头到灶台车间,开展探究式、项目式学习。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开发了校本烘焙课程,学生们动手制作蛋挞、小饼干等点心;无锡市新吴区春星小学“食育坊”的学生们用校园自种的番薯,制作拔丝地瓜、番薯馒头等美食。
省锡实一小即将升入六年级的郭怡凡已是第三次参赛。近期她上网学习后开发了多款营养美味的荷叶系列菜品。她妈妈张女士自豪地说:“自从她第一次参加厨艺挑战赛以后,暑假期间‘每天吃什么’这个难题就交给她解决了。现在,我给郭怡凡菜钱,她负责买菜、记账、做饭,菜场的老板都认识她了。我每天下班回家就能吃上热乎饭啦!”张女士认为,在厨房的烟火气中,孩子的收获远远不止学会几道菜,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陈春贤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