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士兵到司令,102岁高龄的无锡籍抗战老兵蔡英,是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洗礼,在严酷的国际国内斗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军高级将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父亲参加了反清乡、反清剿、反扫荡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每场战役都是在极端困难的环境里作战的。”蔡英的儿子蔡国江介绍。
1923年12月,蔡英出生在无锡梅村堰下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在当时中共梅北地下党组织负责人惠俊山、蔡凤仪的教育和引导下,蔡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9年1月,蔡英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梅村地区是抗日斗争的革命根据地,蔡英积极参加了敌后游击活动,多次组织群众破坏敌人交通线和电话线,不断骚扰敌人。当时新四军东进抗日,到达梅村后沿用了“江南抗日义勇军”番号。新四军勇猛杀敌、纪律严明,深受老百姓爱戴,也感召着17岁的蔡英,他毅然告别父母参加了新四军,从此开始了戎马一生的军旅生涯。
成为“江抗”战士后,蔡英随部队南征北战,机动灵活地开展游击战争。在敌后极端困难的环境里,蔡英参加了反清乡、反围剿、反扫荡大小近百次战斗,参加了浙西天目山反顽战役、湖州攻坚战等战斗。(下转第3版)
忠诚赤胆戎马一生
(上接第1版)蔡英印象最深的是夜袭虹桥机场战斗,在一次行军过程中,他们偶然发现了机场停着侵华日军的飞机,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他们用汽油和手榴弹烧掉了飞机。第二天上海报纸报道了“新四军神兵天降,火烧日军飞机”的消息,大大振奋了国人的抗日士气。还有一次与日寇短兵相接拼刺刀的时候,蔡英脸上被敌人刺刀刺破,鲜血直流,但他毫不畏惧,杀入敌营,壮了军威,赢得了战斗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蔡英依旧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奋勇杀敌,屡建奇功。渡江以后,他过家门而不入,随部队直接插到上海外围,做好战上海的准备。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蔡英随部队入朝作战,参加了第二次、第五次战役和黄草岭阻击战、华川阻击战、金城川防御战等。在第五次战役期间,蔡英率部反复拼杀,争夺阵地,他身先士卒,不怕牺牲,英勇作战,在与美军拼刺刀时,他的脖子被美军刺刀刺伤,这也是他第二次拼刺刀受伤,但他仍顽强拼搏。此役给予敌人重创,圆满地完成了追歼美军的战斗任务。
蔡英戍守边陲,在内蒙古军区工作了20年。他先后任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担起了保卫祖国北疆的重任。内蒙古军区的边防线很长,地形极为复杂,有的是林海雪原,有的是浩瀚戈壁,有的是茫茫草原,有的是崇山峻岭。这里的气候恶劣,春夏烈日暴晒,秋季阴雨连绵,冬季冰天雪地。不管怎样艰苦,蔡英都坚持到第一线搞调查研究,掌握基层连队的建设情况,了解广大官兵的喜怒哀乐。他扎起围裙下伙房,背上钢枪站哨岗。
“和平来之不易,要好好珍视,更要代代守护。”蔡国江说,“父亲忠诚赤胆戎马一生,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种精神、这种力量,我们要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杨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