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多元课程融入新生军训日常

无锡高中“入学第一课”有创意、重实践

  今年,无锡高中新生军训有创意亦接地气。在基础的队列训练外,各校把劳动教育、急救安全教育、艺术教育、思政教育通过各种方式融入新生军训日常,开启不一样的“入学第一课”。

  丰富活动助新生“点满”生活技能

  今年,不少学校的“入学第一课”以学会生活为关键词。

  江苏省天一中学在新生军训期间精心安排了特色适应性课程,包括茶艺、烹饪等。连日来,学校茶艺室内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学生品的不仅是茶的口感,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他们在平心静气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股香气则来自学校的烹饪教室,新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比萨。承载着满满期待的比萨出炉时,带来的不仅是满满的幸福感,还有烹饪技能的提升。

  内务整理是关键,更是基础。今年,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省锡中滨湖分校等学校都举行了叠被展示活动,集中检验学生内务训练成果。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不仅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培养他们严谨细致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生命安全教育成为课程标配

  生命安全教育成为军训中不可或缺的“必修课”,为新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硬核”技能和安全意识是学校送给新生最实用的“平安锦囊”。无锡市第一中学邀请专业人员到校开设急救培训课,手把手教授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等实用技能,让“关爱生命、学会急救”的理念深入人心。省锡中锡西分校邀请惠山区红十字会的老师后丽娟开设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主题讲座,讲解溺水救助、心肺复苏、除颤仪使用等专业知识。理论学习后,培训场馆成为“实战”现场,学生主动上台练习标准的心肺复苏姿势,熟悉除颤仪的操作方法。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邀请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专业人员到校讲座,内容包括压力疏解、自我认知、人际边界等方面,引导新生快速适应新学期。此外,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原审判员顾玫用丰富经验把法条化为鲜活故事,让学生深刻理解“权利与责任共生,规则与自由同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多所高中学校开设了游泳课。教练从如何在水中控制呼吸、保持身体平衡、实现长时间憋气和漂浮等基础技能开始,引导参与该项课程的学生掌握生存技能。

  “行走课堂”链接成长和未来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梅村高中高一年级大合唱比赛在学生整齐有力的歌声中结束。此次大合唱比赛也是学校新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强军、万里长城、文脉薪传、典范永存……梅村高中空港分校开设“行走的思政课”,课程分为6个主题,老师不仅在校内开课,还带领学生走进钱穆·钱伟长故居和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让家国情怀根植于青年内心,助力他们向上成长。

  同样走出校园的还有省锡中钱学森班的学生,他们走进东南大学无锡校区开展研学活动,拓宽学术视野,深化科学素养,为即将到来的高中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当天,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教授施闰霄给参与研学的学生带来一场主题为“沙子到芯片——集成电路发展简述”的讲座。学生们还走进了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实验室,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杨涵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