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喝茶已有四十多年。二十来岁离开家到钢厂上班,车间里上千摄氏度的钢坯在身边穿梭,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这时候喝水是为了身体及时补充水分。头几年我只喝白开水,结婚后,妻说可以喝点茶叶水,一来茶能减轻疲劳,二来茶有利尿功效。于是买了市面上最最普通的炒青茶,茶叶泡出来有点像杨柳树叶子。后来,同事之间一来二去,学会了抽烟。同事聚会,朋友宴请,一杯茶,一支烟,拉近了距离,联络了感情,还聊出不少故事来。
如今烟早戒了,茶还要继续喝。我喝龙井茶、碧螺春茶,也喝苦荞茶。据说喝茶可以修身养性,调节生活节奏,再加上吟诗这一点点爱好,退休后,倒也不觉得无聊。
说到诗,最近找了几首咏老诗抄录下来,放在书桌上。有唐代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有宋代王溉的“山前老泽经行路,百岁翁翁犹健步”,还有用毛笔书写、压在书桌玻璃板底下的曹操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些诗告诉我不要害怕年老,发稀、身瘦只是年老的一个表象,老是自然规律,并不要有人来怜悯。
读过几首咏老诗,为之前的恐老怕老而惭愧。怕什么呢?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大抵,是怕被人遗忘吧。其实弄明白人间新老交替的道理,就不怕什么了,身边有老伴儿,儿女孙辈陪伴,日子过得跟往常一样平静,该吃吃,该睡睡,大可把心放平放正了,享受一份天伦之乐。
喝茶,我偏爱绿茶,还偏爱用玻璃茶盏冲泡出它们清澈的茶色来;吟诵,我偏爱中华文化的瑰宝——唐诗宋词,它们就像一座丰碑屹立在心中,每每捧读,我的心就在那平仄起伏的韵律中得到滋养。(郑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