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南京照相馆》观影人次超8200万,票房预计突破30亿元

“无锡出品”爆火背后的“惠山现象”

  刚刚收官的暑期档,“无锡出品”迎来高光时刻。记者获悉,由落地惠山的中影(无锡)电影制片有限公司为第一出品方,抗战历史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观影人次超过8200万,票房预计突破30亿元,成为今年国内暑期档影片的冠军,创下“无锡产”大片的历史纪录。“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2025年暑期档调查结果”显示,《南京照相馆》满意度88.5分,观赏性、思想性和传播度三大指数全面领先,居近三年暑期档调查首位。以申奥为导演的制作团队一举斩获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项大奖。

  寻觅佳作诞生之源,惠山影视文化产业链脱颖而出。近年来,惠山聚力精品创作、载体建设、企业集聚和影视服务等,形成以锡西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主体的“一体多翼”电影产业发展格局,电影产业正破题起势。

  “硬核”惠企,“72+房客”引进来

  前不久刚刚入驻旧改焕新而来的锡西数智产业园,落地不足5年的锡西文化创意产业园步入“影视+”全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新阶段。“2.3万平方米的产业园19层大楼内,目前已经引进中影集团、万达影业、儒意欣欣等国内头部影视企业。”江苏锡西影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斌说,作为无锡市重点打造的影视产业载体,这里将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园区与钱桥街道联手赴北京举办招商推介会,与七印象(无锡)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等8家知名影视公司签约,签约项目投资额超10亿元。

  (下转第4版)

  “无锡出品”爆火背后的“惠山现象”

  (上接第1版)

  已落地惠山的幸福蓝海影视文化公司,是国内一流影视制作、发行、放映的新型影视文化集团,也是省内最大的院线企业。截至目前,惠山已集聚影视相关企业72家,服务剧组112个,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随着“中影”“七印象(无锡)”等头部影视文化企业的落地,项目开发、拍摄制作、宣传发行等“一条龙”的全产业链正加速在惠山形成闭环。有意向进驻的企业纷至沓来,未来将超过百家。围绕文化影视产业相关内容,园区每年营收增长均超25%,已协拍近百部优秀影视剧及综艺节目。2024年以来,营业收入超1.8亿元。

  在惠山区相关负责人看来,暑期档影片的成功,离不开省、市、区前瞻政策的强大支持。根据省里对影视文化产业的布局,今年4月,无锡市发布《关于推动无锡市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全产业链打造全国影视产业高地。2025年是惠山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三年,近期惠山重磅出台《关于推动惠山区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将在精品创作、载体建设、节展活动和电影生态等方面强化扶持和奖励,全方位、多维度助力惠山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得益于硬核惠企举措,影视产业不断‘走出去’‘引进来’,集聚成链,构建全新产业生态圈。”杨斌说。

  “弯道加速”,引爆“文良路现象”

  《南京照相馆》等“惠山出品”热映,钱桥街道被影视IP带“出圈”。“影视剧组入驻拍摄,一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随之带动的消费力不容小觑。”多年从事影视产业的杨斌深有感触,晚上演职人员的消费、住宿主要集中在文良路,吸引了一批批“追星族”前来追星打卡。锡西文化创意产业园还与无锡科教城周边20家酒店长期签约,为剧组人员提供便捷的住宿服务。

  “文良路现象”也带火周边消费。锡西文化创意产业园A区百乐广场取景地同样备受追捧。影片路演期间,百乐广场餐饮等消费场所同样“上演”火热场景。进入产业园大楼,如同走进一个充满活力的“垂直产业链”,取景环境时尚现代,生活区、办公区一应俱全,只需上下楼,便可实现多场景“一站式”拍摄。在这里,霸总办公室、套房等布景独一无二,流量爆款《余生请多指教》剧播出后,引来众多剧粉打卡取景地,影视IP与文旅“双向奔赴”。

  “错位发展、弯道加速”。惠山趁热打铁出台的相关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惠山区相关负责人说,政策导向的“错位发展”,就是立足惠山实际,充分发挥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发展模式;“弯道加速”就是以头部企业为支点,吸附上下游影视企业,构建产业生态,引导惠山从“协拍服务强区”升级为“产业集聚高地”,形成“引企业—建载体—聚生态”的闭环。

  “前校后厂”,集聚影视人才群。江苏锡西影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与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淘宝影视学院,着力打造产教融合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每年为社会输送千余名影视专业人才。影视学院内,一边是校园,一边是亚洲最大的单体影视综合摄影棚,影棚面积约12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余名学生实习实训,或承接大型剧组室内拍摄及后期制作。“前校后厂”模式实现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与高品质的硬件相配套,高效的服务机制成为项目落地的重要保障。“中影”项目签约后,惠山区相关部门积极靠前服务,通过精简流程、压缩时限,安排专人“一对一”跟进、点对点解决问题,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营业执照异地申领。在国家重点影片《澎湖海战》《东极岛》等拍摄期间,由市统一调度相关资源,惠山积极配合供给资源,摄制团队十分满意。《东极岛》中的“里斯本丸”号轮船、战俘舱等75%的场景,以及每日上千名国内外群演的统筹安排,均在锡西文创园完成搭建与调度。陈佩斯执导、正在热映的《戏台》亦由锡西文创园提供舞美与特殊道具支持。

  一路向“新”,打造“影视新高地”

  2024年12月3日,作为惠山区影视特色文化产业类园区,锡西文化创意产业园获批江苏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集聚区。“省市区三级相关部门积极支持,锡西文创园为摄制组报批、取景、拍摄、送审等各环节提供政策咨询、人才推荐,提供设备器材、取景场地、招商植入、影视基金资源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影视制作公司省心、省时、省力、省钱。”入驻园区的一家影视公司负责人说。

  科技创新赋能影视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惠山与纳光传媒合作,逐步淘汰传统绿布影棚,建设运营LED智慧影棚项目。影棚运用国际顶级的视效技术,将虚拟拍摄、动作捕捉等前沿技术提档升级融为一体,使影视拍摄制作的时间缩短30%—50%。目前,此项目已取得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并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初审。

  紧抓影视文化产业时代新机遇,惠山影视产业推进“建圈强链”。由锡西文创园和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的全国首家数字影视职业教育集团,在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挂牌。集团已集聚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的成员单位115家,资源联动,共同探索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建设路径。

  “落实省、市、区相关影视文化产业政策,努力促进无锡文化旅游资源与‘无锡出品’‘惠山出品’影视产业深度融合,带动江苏省影视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惠山区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对产业链上中下游、配套以及人工智能企业现状的系统分析分类,结合我市电影产业实际形成招商图谱。”锡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覆盖置景舞美、道具制作、器材租赁、艺人演员等,形成“一站式”服务生态,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提升产业协同效率。“产业园里的AI企业深耕虚拟科技、动捕AI,技术直接应用于拍摄环节。”园区负责人说,通过“政策杠杆+市场机制”的双轮驱动,结合锡西文创园等优质载体,惠山正持续吸引顶尖项目与人才汇聚。

  产城融合,衍生产业“多点发力”。“基于惠山丰富的影视资源,将推动电影产业向电影会展、休闲旅游、情景体验、数字文创等多元业态延伸,挖掘影视文化消费潜力,拉长电影产业链。”惠山区相关负责人说,目标打造全国领先的电影产业复合基地,辐射带动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礼社历史文化名村、天上村前历史文化街区、尚田小镇、古庄生态园等一批主业明显、特色鲜明的外景基地,惠山正推进吴文化、工商文化、运河文化等本土IP的影视转化与衍生开发,在全区构建“一核引领、多点发力、业态丰富、融合发展”的电影产业新格局。 (裘培兴、黄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