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更像个送外卖的——今天专程来杭州,给大家送人工智能合作的‘好单子’!”9月10日上午,钱塘江畔微风拂面,2025第六届宜兴太湖湾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大赛杭州城市赛热闹启幕,宜兴市数据局局长吴南强一句风趣的开场白,瞬间让启动仪式充满烟火气,也把全场目光聚焦到宜兴带来的“硬核福利”上。
当天,宜兴在杭州发布“人工智能十大场景”合作机会,从电线电缆的智能质检、陶瓷耐材的能耗优化,到智慧养老的服务升级、太湖治理的水环境监测,再到安全生产的风险预警、智造的高可靠保障,十个领域几乎覆盖宜兴产业发展的“关键赛道”,明明白白向全国创新团队递出“橄榄枝”:只要有算法模型、软硬件一体化能力,就能来宜兴先试先用、示范转化,把AI“技术活”变成“产业果”。
宜兴在AI赋能产业上早有“亮眼答卷”。现场,小伙张雨航的故事令人关注——这位毕业于平面设计专业、曾在阿里云任职的宜兴人,带着对家乡紫砂的热爱,开发出“供春AI”软件。通过学习传统紫砂的纹样、造型和工艺数据,软件能快速生成创新设计方案,不仅让个性化定制更高效,还把原本冗长的设计周期大大缩短,给千年紫砂工艺装上了“智能引擎”。
据介绍,安全生产领域的AI应用更让人心安。如今在宜兴,企业的多维度数据会“喂给”AI大模型,自动勾勒出“问题画像”——占道经营、消防器材缺失、违规动火等高频隐患,AI一眼就能识别;企业风险等级还能动态评估,实现精准监管“不跑偏”。要是设备运行或环境数据出了异常,智能响应体系会立刻启动:自动预警、调出预案、调度救援资源、规划最优路径,一套流程下来全闭环,安全感拉满。
杭州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与生态枢纽。此次走进杭州,宜兴市相关部门及宜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本地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产业规划、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通过扎实的政策解读与案例展示,向在场嘉宾描绘出宜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广阔前景与巨大潜力。当天,杭州创业发展促进会(宜兴)合作站、杭州“双招双引”工作站、宜兴市“兴希望”学子联盟浙江联络站相继揭牌,为宜兴数字产业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记者从发布现场感受到,宜兴的AI场景正从“清单”变成“机会”,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创新成果在长三角这片土壤上生根发芽,让人工智能真正走进产业、改变生活。接下来宜兴会联合多部门,提供从场景对接、数据支撑,到产业协同、应用推广的“全链条服务”,让落地的项目少走弯路。这次来杭州办城市赛,就是想借杭州的数字创新优势,找更多“志同道合”的团队,一起把AI赋能制造业的路走得更宽。
(何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