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苏超紫砂文创专利“闪电确权”,同期多项申请被驳回

知识产权保护呈“双面镜”效应

  本报讯 随着“苏超”赛事的热度不断攀升,知识产权保护成为赛场外另一个“隐形战场”。前不久,一款融合宜兴紫砂文化与现代足球元素的文创产品,仅用5个工作日就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授权。这一“闪电确权”案例,与同期多件“苏超”相关专利、商标申请被驳回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市知识产权局相关人士表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正呈现政策赋能创新突围与野蛮生长暴露短板并存的“双面镜”效应,从“速度优势”迈向“质量革命”成为热议焦点。

  “从设计定稿到拿到授权证书,比预期快了数月!”无锡供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雨航展示“紫韵足梦”的专利证书时难掩兴奋。这款足球杯采用纯正宜兴紫砂泥料,杯身色泽古朴典雅,底部雕刻了栩栩如生的足球纹理。设计过程应用了公司自研的国内首款陶瓷AIGC辅助设计软件,并和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传媒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师生合作,创作了500多个设计方案,最终呈现出既包含胜利奖杯力量感、又体现紫砂器型“圆融中见风骨”韵味的文创产品。产品在8月中旬首批上线999个,目前已售罄。他透露,公司已在酝酿“紫韵足梦”无锡和南通比赛的2.0版。

  立足城市基因,目前围绕“苏超”,以水蜜桃、灵山大佛、方言符号、非遗技艺等为核心元素的IP周边已形成几大主题系列产品。与“紫韵足梦”的顺利确权形成反差的是,近期无锡提交的“苏超”相关商标申请和专利申请多数被驳回。部分企业为抢占“热点概念”,盲目提交商标、专利申请,商标缺乏显著特征,且与现有商标近似;专利未覆盖核心技术,仅对现有设备进行简单改良。如无锡某运动器材厂商为一款产品申请多件外观专利,却未围绕“便携折叠”“防滑材质”等核心技术布局,不仅没有成功获批,竞争对手仅通过调整产品尺寸就绕开侵权风险,企业陷入被动。

  “快速预审不是降低标准,而是精准匹配。只有独创性强、布局完善的产品,才能真正从绿色通道中获益,加快实现对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宜兴市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主任钮丽云表示,中心在“紫韵足梦”申报前即介入服务,通过全网比对排查近似作品,作品的文化融合创新性、市场辨识度也通过了专业评估。中心根据产品面市计划,帮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把知识产权真正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紫韵足梦’的成功与相关申请的失利,恰恰说明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只拼‘速度’,更要重‘质量’。”市知识产权局相关人士指出,当前无锡正处于产业升级关键期,知识产权保护需从“快速确权”的基础阶段,向“高质量布局、高效率转化、高水平保护”的进阶阶段迈进。针对“重申请轻布局”问题,根据《无锡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24—2026 年)》等方案,将从技术研发初期介入,指导核心专利挖掘、商标类别规划等,避免“盲目申报”。同时,对布局合理、转化效益显著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引导产业形成“质量优先”的导向。(周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