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微改有“爱” 畅行无“碍”

  日前,家住惠山区堰桥街道天明社区的一位居民推着婴儿车,轻松经过楼道口新改造的无障碍通道。“现在推车稳当多了,再也不用担心轮子卡槽里了。”她笑着说。这样一个细微之处的改变,成为居民口中津津乐道的“微幸福”。

  天明社区是堰桥街道刚组建不久的新社区,其中天明家园一期是首批交付的安置房小区,共有9个单元、1097户居民,楼高均超过30层。自2024年11月建成交付以来,居民陆续装修入住,却普遍遭遇一个“甜蜜的烦恼”,单元门口的无障碍通道防滑槽开口过大,轮椅的轮子容易被卡住,给居民的进出带来不便。“坡道看似小事,却直接影响老人、残疾人、孕妇和孩子的日常出行。”堰桥街道建设和生态环境办公室(物管)工作人员介绍,无障碍设施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配套服务设施,需符合坡度、宽度等多重要求,才能真正实现安全与便利。

  堰桥街道建设和生态环境办公室(物管)和天明社区迅速响应,联合开展现场勘查,发现其中6个单元入口处的坡道存在同样问题——防滑槽宽达6厘米、深1.5厘米,明显超出合理范围。该项目被迅速列入2025年安置小区改造专项预算。

  改造方案简洁而有效,在原有凹槽中嵌合1.5厘米厚、5.5厘米宽的铝合金条,再整体涂刷灰色防水漆面,既不破坏原有结构,也显著提升通行体验。工程完工后,以往卡轮、难推的现象不再发生。天明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持续聚焦这类身边“微实事”,把服务落到实处,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黄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