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警方周刊

锡山交警:“三大战线”多维发力 守护夏日出行安全

  连日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持续在全市如火如荼展开着。无锡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锡山大队以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聚焦“隐患治理、秩序管控、宣传教育”三大战线,打造和谐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持续擦亮道路交通安全建设的平安底色。自“百日行动”开展以来,锡山辖区亡人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同比均下降42.86%。

  精准施策,道路隐患治理“全覆盖、零容忍”

  华夏路学前东路路口是锡山区的重要交通节点,通行需求极大。先前,锡山大队通过车道“搭接”相位等措施,有效解决了路口交通拥堵问题。但随着东亭北片区地块的开发,华夏路交通需求大大提升,车辆通行拥挤的情况再次出现。

  “我们在该路口的南进口设置可变车道,早高峰时段将可变车道放行方向调整为‘直行’,并保持‘搭接’相位不变,加快南进口车辆的放行速度。”锡山大队科技员庄毅说,晚高峰时段将可变车道放行方向调整为“左转”,形成双左转车道,同时取消“搭接”相位,减少信号灯周期,提升路口整体通行效率。目前该路口高峰时段车辆基本在1个信号灯周期内就可以通过,排长队情况基本消除。

  除了对路面设施进行优化,锡山大队还全面强化交通安全风险治理,对全区102所幼儿园、中小学周边道路开展“五类”基础设施排查,累计摸排并整改交通安全隐患19处。其中,为破解二泉中学学生接送难题,锡山大队协同相关部门对学校东南角闲置空地进行改造,增设了300个免费接送停车位,并配套人行通道;同时在校门口施划非机动车停车区,规范设置16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另外,还联合推出“错峰免费+人车分流+集中管理”的新模式,实现接送车辆规范停靠和路外转移,有效解决学校周边道路在上下学期间的交通拥挤问题。

  科技赋能,路面秩序管控“全天候、无盲区”

  “向科技要警力”,锡山大队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管控效能,创新联动警用无人机和数字警摩等设备,对违停现象突出的路段进行非现场查处和空中喊话劝离,大大提升了查处效率和覆盖范围。同时,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对交通事故、交通违法的高发时段、路段、类型进行深度研判,精准指导路面勤务部署,实现了交通管理从“人海战术”到“智慧治理”的转变。

  “苏超”点燃盛夏、“夜经济”升腾烟火气,人气的火爆给交通管理带来不小的压力。锡山大队面对夏季交通流量大、夜间活动多、交通违法突出的挑战,科学布警、智慧用警,全面提升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和查处率,动态调整勤务模式,每晚组织机动力量,对胶阳路夜市、九里仓轻文旅街区等重点商圈和摆摊设点区域开展不间断巡逻管控,严厉查处违法停车、占道经营影响通行等行为,全力保障市民夜间出行安全顺畅。

  同时,针对夏季“飙车炸街”违法行为高发态势,锡山大队成立专项整治小组,在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开展精准打击。行动开展以来,已查处机动车非法改装、轰鸣疾驶“炸街”扰民等各类违法行为170余起,劝导教育摩托车驾驶人350余人次,有效净化了夜间道路交通环境,守护了市民的安宁。

  靶向宣教,交通安全意识“入人心、广传播”

  宣传教育是预防事故的治本之策,“百日行动”开展以来,锡山大队针对“一老一小”、涉路施工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易发生事故的重点群体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精准的交通安全宣育。“我们召集了村里比较有声望、交通安全意识较强的老年人组成了‘银发护卫队’,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走街串巷对老年人群体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劝导。”锡山大队四中队指导员席敏峰介绍。

  民警进校园、宣传进社区、讲座进村里……为营造安全稳定的夏季治安环境,锡山大队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特殊家长会”“银发课堂”,利用社区“长者食堂”开设交通安全“饭后一课”,同时创新推出“巴士邻居”,依托社区巴士驿站打造老年人安全出行宣传阵地,全方位、多角度掀起平安出行宣传热潮。

  坚持“举措+宣传”双轮驱动,构建全覆盖、立体化宣传格局。为防范电动二、三轮车交通事故,民警深入辖区乡村、社区及三轮车集中使用区域,开展“被看见、才安全”主题宣传,自主设计交通安全反光提示贴,在电动三轮车、农用车尾部及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头盔上进行粘贴,有效提高夜间、清晨以及雨雪等恶劣天气下这些车辆的反光警示效果,从源头降低追尾、碰撞等事故风险。截至目前,累计宣教老年人3.1万人次、学生群体1.5万人次,新业态从业人员2200人次。(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