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华、徐青姝
当前,国内企业并购重组市场热度持续高涨。并购重组是企业之间的一种“低频”交易行为,通过各方资源的重新配置,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但若处置不当也会蕴藏巨大的风险。国资战新基金投资支持并购重组行为具有市场“赋魅”价值,即以国资战新基金“出资支持”做背书,聚焦新兴产业,以普通股、优先股等方式参与并购基金出资,且适当让利,并通过品牌故事、艺术包装、资本追捧等手段提升“企业并购重组”的IP价值。今年初,我市印发《无锡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聚焦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10家左右细分行业龙头上市公司,落地一批代表性并购案例”。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无锡还需不断完善并购重组机制,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资战新基金投资
支持并购重组的社会价值
推动新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产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国资战新基金投资支持并购重组,能够引导资本流向这些关键领域,加速资源向优质企业与项目集聚,推动新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在国资战新基金的助力下,宁德时代的并购重组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市场份额与技术实力,更促使产业结构从传统燃油车主导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促进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的创新投入,但创新过程往往面临高风险、高成本、长周期等难题,许多企业在科技创新路上举步维艰。以半导体产业为例,国资战新基金在长电科技并购星科金朋过程中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并购后企业实现了技术互补、获得了客户资源,在高端芯片封装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提升了我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这证明,国资战新基金支持下的并购重组,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整合创新资源的契机,帮助企业快速获取技术、人才等资源,加速内部创新体系建设,进而推动整个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
提升新兴产业集中度与规模效应。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往往呈现出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市场分散的特点,这不利于资源的高效配置与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国资战新基金通过投资支持并购重组,有效促进产业内企业整合,形成规模效应。上海国资发起设立太保战新并购基金,上海国投公司设立EDA并购基金,上实集团设立生物医药并购基金,它们聚焦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推动上海战新产业加快发展和重点产业强链补链,打造以“长期资本+并购整合+资源协同”为特色的上海国资创新转型生态,进一步提升新兴产业集中度与规模效应。这种并购重组带来的规模效应与产业集中度提升,既有助于优化产业生态,也促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使得国资战新基金投资支持并购重组行为有了市场“赋魅性”。
国资战新基金投资
支持并购重组的参考方式
优化并购标的企业估值方法,放大“撬动效应”。我市国资战新基金投资支持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并购重组,应将多种估值方法相结合,如现金流折现法、可比公司法、可比交易法等,对被并购标的企业进行合理估值。可以引入第三方专业估值机构,对估值结果进行复核,充分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避免估值偏差,确保估值的准确性与公正性,防止承诺高估值、高溢价、高业绩“三高”并购以及“有毒资产”并入上市公司,推进国资战新基金投资支持并购重组决策的市场化、科学化,培育我市细分行业龙头上市公司,增强上市公司“无锡指数”魅力值。
采取“合作投资”方式,降低“定价风险”。要借鉴各城市成熟市场的基金管理经验、做法,实施标的并购重组企业的估值调整机制,灵活运用资本工具,通过分期支付、领售权条款、IPO保底等方式,错综运用资产注入、股权转让、协议转让、差异化返投等分利机制,共同参与并购企业风险投资。另一方面,由于在我市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领域进行并购重组所需的资金量大,我市市级国资战新基金可以加强同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的合作,通过联合投资、对冲风险等方式,降低企业估值的“定价风险”,提升国资投资能力和并购重组效率。
实施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增强“发展韧性”。国资战新基金支持企业并购重组,本质上是“投新兴产业”“投硬核技术”,并购重组后的企业所要实施的具体项目是新兴产业发展最终支撑点。建议相关部门对新兴产业领域并购重组企业的重点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对“签约未落地”“落地未开工”“开工未竣工”“竣工未投产”“投产未达产”等项目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保障,提升并购重组企业的重点项目落地率、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达产率。对条件成熟的项目争取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前期或新开工批次,已开工市重点建设项目年底自动结转并滚动推进直到项目竣工投用,形成前期、新开工、续建、竣工四个批次接续推进的重点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协助国资战新基金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力推动并购重组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王华华系无锡市委党校副教授、徐青姝系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中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