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洁
由宝拉·柯特莱西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还有明天》,以1946年意大利女性首次获得投票权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一名家庭主妇自我意识觉醒的曲折历程,揭开父权社会的丑陋疮疤,谱写了一曲震撼心灵的女性抗争之歌。
二战后的罗马,家庭主妇迪莉娅每日面对的生活黯淡无光:丈夫的蛮横粗暴、公公的责骂羞辱,还有两个满口脏话的粗鄙儿子,迪莉娅将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女儿玛塞拉身上。然而,命运总是无常,当女儿与暴发户子弟朱利奥订婚时,迪莉娅惊恐地发现准女婿竟然有着和丈夫伊万诺同样的陋习:强烈的控制欲、占有欲,暴力倾向已然浮现。与此同时,一封装有选票、写由迪莉娅签收的信件飘然而至,经历种种的迪莉娅终于意识到:女性的自我救赎不在忍受婚姻或与其他男人私奔,而在于手中紧握的选票。
女主人公迪莉娅的成长线清晰可辨。影片开始阶段的迪莉娅已经习惯于被侮辱、被损害的家庭地位和生存处境。清晨醒来,迪莉娅向丈夫伊万诺问早安,迎来的是丈夫的一记响亮耳光,而迪莉娅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起床去为全家人准备早餐。如迪莉娅一般的意大利女性处于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最底层,她们不能使用电梯,因为怕惊吓了绅士们;男性和女性同工不同酬;即便是有钱人家的阔太太,也无法参与丈夫和儿子的日常讨论;玛塞拉因为是女孩而被迫辍学……
在这个普通的意大利家庭里,迪莉娅早已丧失了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尊严,用女儿玛塞拉的话来说,她就像一块被随意抛掷的擦鞋垫,一文不值。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压抑与沉默中,在社会环境出现变化的苗头里,迪莉娅的自我意识逐渐苏醒、萌芽并悄然生长:她偷偷扣下打零工挣的钱,为自己和女儿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和售卖蔬菜的闺蜜玛丽莎交谈时发泄对丈夫和公公的种种不满;在预感到女儿有可能重复自己的婚姻悲剧时,以暴制暴,请相熟的美国大兵帮忙炸掉咖啡馆;捡拾起被揉皱后扔在一边的选票,穿上正装,搽好口红,郑重其事地参加人生第一次选举。
影片也在探讨关于婚姻的本质和现代性走向等问题。《还有明天》中,迪莉娅和玛塞拉母女二人的恋爱与婚姻如出一辙,差点上演一出宿命般的轮回。年轻时代的迪莉娅和伊万诺是经过自由恋爱结为伴侣的,经历过两次战争的伊万诺,在战后沦落于社会底层,成了一个暴戾无常的恶人,他以家暴、酗酒、外出放纵等方式,发泄对生活的不满、抱怨命运的不公,妻子成了他的发泄工具,夫妻之间毫无温情可言。沉浸在恋爱喜悦中的玛塞拉被男友的甜言蜜语冲昏了头脑,如果不是母亲出手阻止,她将很快成为第二个迪莉娅。粗陋的生活磨蚀了纯真的爱情,缺乏交流的婚姻使亲密爱人形同陌路,婚姻与家庭成为囚禁人主观意志的枷锁与牢笼。面对女儿“你为什么不逃跑”的质问,迪莉娅只能无力地回答:“逃到哪儿去?”没有住处,经济不独立的女性几乎无路可逃,即便选择跟随青梅竹马的汽修工人尼诺私奔,又何尝不是再重复一次婚姻的老路?迪莉娅的悲剧在将近80年后的中国还在上演,中国女性导演尹丽川2024年的电影《出走的决心》,同样通过一位家庭主妇李红的出走故事,表达对于婚姻的失望,思考女性意识觉醒后的出路问题。不同的是,迪莉娅将希望寄托于国家层面权力制度的建立,李红则选择“救出自己”,甩掉婚姻的包袱,通过自驾游的方式开创全新的生活。
和《出走的决心》的纯写实风格不同,《还有明天》采用“不可靠叙事”和浪漫化、去现实化的艺术手法,表现迪莉娅投出人生中的郑重一票以及沉默中的反抗与无声的呐喊。影片用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精心编织了一个女主人公意欲和情人私奔,逃脱家暴丈夫与不幸家庭的故事假象,直到片尾迪莉娅在盛装打扮的意大利妇女们簇拥下在投票站投下郑重一票,才使得观众恍然大悟。这种近乎带有“欺骗”意味的叙事手法与结局处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给人以独特和新鲜的审美感受。影片特地采用黑白胶片加以制作,为的是展现父权文化压制下底层女性令人窒息的灰暗生活。和沉闷压抑的现实生活内容形成反差的,是充满抒情意味的音乐和歌舞片段的穿插,影片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叙事与音乐、歌舞等带有复古意味的喜剧元素相结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苦难形成了遮蔽,但却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反讽效果。
《还有明天》中,音乐既是人物情绪的催化剂,也成为独特的电影叙事语言,为影片赋予了神秘而新鲜的灵魂。片头处,挨了丈夫一记耳光的迪莉娅踏出家门,跟随她从容的脚步,纽约三人摇滚乐队乔恩・斯宾塞蓝调爆炸的《Calvin》响起,节奏和旋律既轻盈又激昂,表达身处黑暗的女主角内心生生不息的希望。结尾处,美国说唱二人组流浪者乐队的《Bombs Over Baghdad》在迪莉娅奔向投票站时骤然响起,表现出义无反顾中的觉醒力量;投票现场女性集体闭口哼唱的《闭着嘴回答你的问题》,则隐喻受压迫的女性群体从此不再沉默,第一次拥有了发声权。除了反差感极强的抒情音乐的配置,导演出人意料地以颠覆性手法呈现家暴场景,丈夫伊万诺挥舞拳头与迪莉娅的踉跄躲闪被编排成一支近乎扭曲和变形的探戈舞,背景音乐轻快但画面场景令人窒息。这种特殊的声画对立的歌舞片处理方式,既避免了暴力细节的直观呈现带给观众的不适感,又隐喻了暴力在这个意大利家庭中的荒诞性与日常化,充满黑色幽默般的反讽意味。
艺术电影常常是“叫好不叫座”,《还有明天》却缔造了意大利电影票房佳绩并获得第69届意大利大卫奖青年进步奖和最佳女主角奖。影片将女性意识觉醒和婚姻问题纳入性别文化与社会性议题,促使观众展开深度思考,也使得这部女性电影具有了文化学和社会学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