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最近,胡埭镇海泰雅苑居民李永明傍晚散步时,总要绕到家旁的直湖港滨水风光带施工现场,仔细打听工程进度。“就盼着家门口的水变清、景变美。”老李的期待,正是直湖港及支浜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未来景象。该工程于本月初开工,计划明年2月正式完工,届时“水净、林盛、田美”的生态网络将铺满“富安·状元里”沿山旅居带,为这里再添一张亮眼的滨水新IP。
作为滨湖区仅有的2条太湖主要入湖河道之一,直湖港有着特殊的生态地位:它是京杭大运河进入无锡的“第一分支”,全长21.13公里,其中胡埭境内段约7.5公里;东西两岸分布的状元浜、小胡山浜等18条支浜,如同“丰”字形水系的“骨架”,撑起了全镇的水生态脉络。然而,近年来,受沿岸陆域缓冲带退化、坑塘农田面源污染渗透、支浜生态功能减弱等问题影响,直湖港的生态承载力持续下降。为此,今年胡埭镇启动直湖港及其支浜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既治水质、又造风光,为“状元里”片区补上滨水生态的亮色。
其中,状元浜与小胡山浜的生态修复及文化提升工程,是构建区域“水网连通” 的关键。胡埭镇水利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小胡山浜西起胡埭路、东至胡安路,全长0.7公里;状元浜则北接小胡山浜、南抵安泰路,全长1公里。新开河如同一条“水纽带”串联起两条支浜片区水系,并营造多处特色景点,一路见水见绿。
支浜“毛细血管”畅通的同时,直湖港主航道沿线的滨水风光带建设正成为新IP的“核心亮点”。据介绍,包括已经建成的富安滨水公园在内,直湖港滨水风光带将覆盖钱胡路至安泰路之间的直湖港两岸陆域,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以“打造美丽河湖活力水岸样板”为目标,打造2.5公里步行环线,串联起凝溪涧、自然课堂、元气广场等9大节点。
直湖港滨水风光带不仅是生态缓冲带,更是老百姓的“家门口公园”,每个节点的设计都藏着民生巧思。比如:凝溪涧原为低洼菜地,通过地形改造变身具有生态净化功能的旱溪,雨天蓄水、晴天见景;元气广场、康体天地则在原有空地基础上增设运动设施,满足居民健身需求。
工程对农田面源污染的治理,为直湖港水质加上“双保险”。在马鞍农田片区,项目将新建灌溉站、整合生态沟渠、补种沉水植物,构建“灌溉—退水—净化—回流”的闭环系统,从源头减少污染物入河,牢牢守住直湖港的水质底线。(邵旭根、徐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