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
最近,无锡高新区和梅村街道决定恢复使用“梅里古都”品牌,并着手研究建设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相匹配的“梅里古都”文旅高地,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无锡梅里承载着三千年吴文化的文明密码,是江南文明起源的重要标识。恢复和打响“梅里古都”品牌,绝不是局限于高新区和梅村街道的局部工程,也非相关部门的专属职责,而是牵动全局、需要多领域协同发力的系统工程。
梅里古都的历史分量:超越地域的文化根脉
梅里古都的价值,在于其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公元前11世纪,泰伯、仲雍奔吴,建立了勾吴国,开创了江南农耕文明与中原文化交融的先河。《史记》将《吴太伯世家》冠于“世家”之首,孔子言其为“至德”,这不仅是梅里的荣耀,更记录了整个无锡乃至江南地区的文化源头。泰伯、仲雍等多位吴国君主在此建都,从“专诸刺王僚”的忠义传奇到“孙武子演阵”的军事智慧,梅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沉淀着吴文化的核心特质——谦让开拓、兼容并蓄。
这种文化根脉的辐射力早已突破梅村的地理边界。梅村泰伯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来此;作为江南地区最早的人工运河,伯渎河流淌至今,是无锡水系文化的重要象征;二胡文化、庙会习俗等传统文化,早已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可以说,这些历史记忆,是无锡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身份证”。
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维度看,吴文化是无锡城市历史文化的核心支撑之一,而吴文化的源头在梅里。因此,深挖历史内涵、恢复和打响“梅里古都”品牌,本质上是守护城市历史文化的基因和灵魂,这一使命天然属于全市范围,需要从市级层面整合资源、进行统筹规划。
跨区域协同:从“局部工程”到“全市一盘棋”
从空间上看,恢复与建设“梅里古都”品牌的辐射范围涵盖整个无锡市区,甚至延伸至苏州、常州等周边城市,其保护与开发需要打破区域壁垒,形成“核心区+辐射带”的联动格局。
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作为梅里古都的所在区域,直接承担着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但其规划必须融入无锡市整体发展框架。例如,梅里古都路网建设需与城市的公共交通线路衔接,其文化展示内容需与无锡博物院、东林书院等文博场馆形成互补,构建“吴文化体验走廊”,避免出现规划碎片化、资源浪费等问题。
从市级层面看,要将“梅里古都”品牌纳入城市发展战略。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梅里古都恰是“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体现。市政府需牵头制定《梅里古都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各区县的协同职责;梁溪区可推广“古运河—梅里古都”文化旅游线路,滨湖区可结合太湖文化资源拓展吴文化外延。这种全市范围的资源整合,能让梅里古都升级为城市的重要“文化IP”。建设梅里古都,无锡要有“一盘棋”思维,协同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形成“核心引领、全域联动”的发展态势。
多部门协同:从“条线分工”到“全域协作”
恢复和打响“梅里古都”品牌,是需要多部门协同发力的系统性工程,必须统一于“守护文化根脉、激活发展动能”的全局考量。唯有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才能让梅里古都的建设既有“筋骨”,又有“灵魂”。
党政部门的统筹引领是首要保障。党委政府需将梅里古都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明确工作职责,破解土地审批、资金保障、政策配套等难点问题。例如,平衡好古都保护与周边产业发展的关系,整合财政专项资金、社会资本、文旅基金等,确保建设的可持续性。
要承担起“形态塑造”的重要责任。要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古”,在保护泰伯庙等文物的基础上,对周边建筑风貌进行规划设计。要制定《梅里古都建筑风貌导则》,在外观建设上作出相关规定,同时推进生态景观提升等基础设施工程,让古都既保留历史韵味又具备现代功能。
要做好内涵挖掘与品牌传播工作。文史部门应深入研究泰伯奔吴、吴国历史等核心课题,整理出系统性的文化成果,为展陈、演艺等提供学术支撑;文旅部门则需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体验产品,如开发吴文化主题研学线路等。
要着力推动“文化赋能产业”。梅里古都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化传承,更在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可规划“吴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文创设计企业、非遗工坊等入驻;策划“梅里文化节”“吴地美食周”等活动,拉动消费升级;支持“数字梅里”建设,通过VR技术重现吴国都城盛况,提升游客体验感。
全局价值:从“文化工程”到“发展引擎”
恢复和打响“梅里古都”品牌的全局意义,最终体现在对无锡城市发展的多维赋能上。
从文化维度看,独特的历史文化是保持城市个性的关键。恢复“梅里古都”品牌,能让无锡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更直观地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增强城市文化认同感、凝聚力和影响力,为城市“走出去”增添文化底气。
从经济维度看,恢复和打响“梅里古都”品牌,能使其成为无锡文旅产业的“新增长点”。当前,无锡文旅正从“山水观光”向“文化体验”转型,梅里古都可填补吴文化深度体验的空白,带动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增收。其品牌效应还能辐射周边区域,推动“产城融合”,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定居,为高新区的产业升级提供配套支撑。
从社会维度看,梅里古都建设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梅村作为古都所在地,其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若得到显著改善,如道路拓宽、绿化提升、医疗资源优化等,将直接惠及当地居民。同时,古都的发展能带动周边文旅业态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助力乡村振兴。
“梅里古都”品牌的恢复与打造,是一场关乎无锡历史定位、发展质量与民生福祉的“全局之战”。将“梅里古都”品牌建设视为共同使命,才能使其成为无锡展示吴文化魅力的“金色名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