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基层应急执法和消防监管队伍立“军规”。近日,《无锡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准军事化管理规定(试行)》《无锡市基层消防监管人员准军事化管理规范(试行)》正式印发,无锡成为全省率先针对应急管理和基层消防监管队伍实施“准军事化管理”的城市。全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和基层消防监管人员近2000人,将接受准军事化管理和训练考核,淬炼一支守护城市安全的“铁军”。
扩容基层力量,筑牢安全底板。“十四五”期间,我市探索形成了镇(街)“5+7+2+N”安全生产和消防监管队伍体系。随着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一些管理问题逐渐浮现。“镇、街工作标准参差不齐,执法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影响执法效果和公信力。”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吴军表示,新规实施后,将告别“松散粗放”的管理模式,全市应急执法人员将按照统一、规范的准军事化标准接受训练,执行一致的考核达标要求。
强化履职纪律、提升执法形象是新规的重点。其中明确应急执法和消防监管人员执行公务时应“主动出示执法证件”,统一着装、亮明身份、规范行为。“穿制服意味着接受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吴军坦言。检查企业时,执法人员还需主动出示廉政承诺书,并邀请企业负责人对本次检查进行线上无记名评价。记者发现,在新规附件的涉企执法规范性考核表中,如果执法人员“接受宴请、礼品”,就直接判定“不合格”。
和国内已出台准军事化管理规定的城市相比,无锡不仅明确管理原则,还创新配套了详尽的训练考核内容及标准。训练内容包括技能、队列和综合素质三大类,尤其注重实战能力培养。“应急检查对执法人员技能包括体能的要求较高,比如危化品企业储罐高达数十米,平常人爬上爬下会小腿发抖;金属熔融作业场所,在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下极易发生事故,假如没有过硬体能,显然难以胜任高强度巡查和突发救援任务。”宜兴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李杰介绍,准军事化训练考核每年进行一次,考核优秀者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评优评先。
两项新规同步出台,有利于推动基层“一支队伍管安全生产和消防”。据悉,全市超过80%镇(街道)的应急执法队伍已提前开展准军事化训练,并取得初步成效。市应急管理局组织的案卷评查结果显示,全市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案卷优良率提升了27%,消防监督检查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质量有所提升。下阶段,我市将推动应急与消防部门共享训练场地、联合开展培训,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不断提升基层应急与消防队伍的实战与协同水平。
(周晓方、张庭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