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市二七区的一家养老护理院里,时常会有一个特别的“医生”探访,它每次来,都会成为养老院的焦点,主要通过亲密互动为长者带来温暖和心理慰藉。
“福妞小狗医生温顺又乖巧,我们都可喜欢它,摸一摸、逗一逗的,时间过得快、心情也好。”住在养老院里的王奶奶笑眯眯地说。
记者了解到,“萌宠医生”是一种新型的动物辅助治疗方法,不仅可以通过陪伴让长者身心愉悦,在治疗焦虑、痴呆、孤独症等方面也有不错的效果。而这群负责训练和带领“萌宠医生”的工作人员就叫作“宠物疗愈师”,算是一种银发经济新职业。
“希望能借助动物的力量,给更多的长者带去希望”
“90后”疗愈师小纪从事这个行业已经有3年时间,“我是通过一次宠物救助入行的,起初就想帮那些流浪动物找一个去处,后来发现小动物们可以帮助那些有认知障碍的老人,给他们带去快乐和希望,也算是真正发挥出小动物们的社会价值了吧”。截至目前,小纪已经带领着他的“宠物医疗队”走进了多个养老社区、街道,帮助了许多有认知障碍的老人。
谈及工作中碰到的最让他难忘的瞬间,小纪告诉记者:“有一次我去一家养老机构给老人提供宠物疗愈服务,碰到了一位90多岁患有重度认知障碍的爷爷,基本已经不能跟大家沟通,我们跟他说话也没有回应,但是那天,当我们去给他做宠物疗愈的时候,他突然很开心,主动笑了,然后把他的手缓缓伸出来,去抚摸宠物犬,脸上的皱纹也慢慢舒展开来。”
“我也希望能借助动物的力量,给更多的长者带去希望,让更多老人走出生活的阴霾,重新拥抱阳光。”小纪如是说。
据业内人士透露,“认知障碍患者通过长时间宠物疗愈的治疗方式,反复刺激,老人是可以起到明显好转的”。目前宠物疗愈法被广泛用于老年人的陪伴及照护过程中。
宠物疗法可不是仅限于“狗医生”
“狗狗的陪伴能为长者提供有力的情感支持,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郑州市一家养老护理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宠物对人的爱是无条件和不求回报的,它们用爱和热忱疗愈着长者的心理,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但事实上,宠物疗法并不是仅限于“狗医生”,像小猪、小兔,甚至信鸽都有可能成为“宠物医生”。
据了解,北京朝阳区有一家老年公寓,就在公寓顶层的露台布置了充满生机的“生态园”,还饲养了不少信鸽。
“我们的这些信鸽品种都非常优良,养着可不仅仅是给老人平时看着解闷儿的,它们真的是可以千里传情。”太阳宫老年公寓所属的北京龙振养老服务中心董事长张玉曾对媒体表示,每当有公寓里的老人或者住在附近居家养老的老人出远门旅游、探亲访友,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都可以携带一只信鸽,到达目的地后让信鸽把平安到达的信息传递回来,“也算是一种小小的怀旧吧”。
据报道,这家养老公寓的档案室里还藏着很多五颜六色的“情书”,这些小字条都是老人们带信鸽出行后传回来的信息。比如:“一切都好,后天回京”“我已到天津,勿念”……虽然每张小字条都只是只言片语,从中却能看到老人在亲自书写鸽信时兴奋的心情。“让人感觉特别有情意,尤其是放飞信鸽和得到信鸽已经顺利到达的时候,心情真不是一个平安电话可比的。”一位居住于此的老人表示。
不仅是“宠物疗愈师”,更是动物和患者之间的桥梁
“很多人不明白宠物疗愈师是干什么的,以为我们就是宠物的饲养员。”宠物疗愈师小纪向记者表示,疗愈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利用宠物疗法来治愈人类,他们通过帮助人们建立与动物的良好关系,从而改善或维持病弱或残障人士的身体状况,并帮助他们加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以适应社会、促进康复。
“如何做好这个桥梁也是需要技巧的。”小纪认为,宠物疗愈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宠物疗法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其次,如何选择合适的动物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不同的动物对不同的人群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此外,由于动物本身也需要保持健康和安全,对于动物的护理和训练也需要投入相应的精力和资源。
宠物疗愈市场仍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记者发现,目前宠物疗愈法多集中用于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郑州市场空白较大,不仅宠物疗愈师稀缺,就连专业的疗愈宠物也很稀缺。
“许多养老院里面的小动物都是稀罕物,更别提专业的治疗型宠物了。”一位从业多年的养老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郑州,宠物疗愈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如何培训疗愈宠物、如何培训宠物疗愈师,甚至如何结合受助对象设计宠物疗愈内容,这部分知识信息在国内非常稀缺,这在传统的医学到心理学科,都没有涉及覆盖。“这不仅是银发经济的新蓝海,更是养老人需要面临的新课题。”
“希望郑州的宠物疗愈市场能早日完善,让更多的老人用上这种新型又有爱的辅助治疗手段。”王奶奶表达了她的向往。(大河报)
新闻链接
狗狗疗愈师
狗狗疗愈,这是一种全新的宠物疗愈方式,通过培训狗狗成为“疗愈师”,让人们与宠物互动,帮助人们缓解压力、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蔡雪是宠物行为与训练专家、昆明SET动物疗愈学院创始人,她与合作伙伴美国人Greg Bachnik一起将宠物疗愈的理念应用于昆明的社区、养老院、康复学校等场景,走进特殊群体的生活,为他们带去慰藉。同时,她们还结合国际、国内疗愈犬考核要求,探索出一套适用于中国疗愈犬的考核机制。
那么,狗狗“疗愈师”是如何工作的呢?它们通常会在特定的场所,如养老院、心理康复机构或者私人住宅等地开展工作。在这些地方,它们会与服务对象进行亲密接触,在这个过程中,让被疗愈对象感受到爱和关心,从而在情绪、心理等方面得到慰藉。
推广宠物疗愈的过程中,蔡雪和她的团队曾吃了很多“闭门羹”。很多人不相信、更不愿意尝试这种疗愈方式,他们担心狗狗会咬人、有卫生问题、不受控制等。
实际上,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疗愈犬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及训练。蔡雪介绍说,温柔且成熟的狗更适合平静的环境,比如老年人居住的社区。有礼貌、细心、专注的狗狗很适合参加图书馆或学校的儿童阅读项目。
什么样的狗狗才能成为疗愈犬呢?蔡雪介绍,不论品种、体形,不管是流浪犬还是家庭陪伴犬,性格友善是一只疗愈犬的关键。其次就是接受社会化、服从性、去敏感性、互动能力等项目的训练,和训练师一起通过考试之后,就能成为一只合格的疗愈犬。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犬只才能成为“实习”疗愈犬,另外至少要实习满五次,并且表现良好、状态稳定的犬只才能“转正”为疗愈犬,参与其机构的志愿者服务项目。
机构里最资深的疗愈犬“饺子”,今年已经7岁,也是昆明第一批疗愈犬,已经服务了上百人。“成为疗愈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那就是即便曾经受过伤害,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依旧对人抱有信任。”“饺子”曾经服务于一家养老院,后来由于客观原因养老院停止经营,“饺子”辗转了好几个主人,但它依旧选择相信,并用自己的爱去疗愈他人。目前和它一样的疗愈犬有7只,经过专业考试培训“毕业”的有几十只。
宠物疗愈不仅传播出文明科学养宠理念,同时也发挥着小动物的社会价值,为特殊群体提供疗愈,带去希望。因此,蔡雪团队不定期在昆明开展一些城市公益活动,传递城市爱的力量,也让疗愈犬渐渐走进大众视野,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让爱流动起来,传递昆明城市温暖。(北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