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二泉月·书苑

书卷盈香,悦读无限

2024年我的阅读

  | 程伟 文 |

  2024年,对我而言,是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一年。我的《素履以往——藏地旅行日志》终于出版,还自驾了我个人旅行史上时间最长(26天)、里程最长(15000公里)、行程海拔最高(国道219新藏段、国道216民丰至改则段)的藏地之行。也因此,在这一年里,我书籍阅读数量不如往年,却也有31册,让我收获了别样的精神滋养。

  文学:心灵的慰藉与启迪

  黎汝清的长篇系列小说《丛林战争》《湘江之战》《皖南事变》《碧血黄沙》,以其宏大的历史视野和细腻的笔触,将我带入了一个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这些作品不仅让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与牺牲,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历史的厚重与复杂。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平的《换届》,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官场生态的复杂多变,引人深思。

  冯梦龙的《新列国志》则以古鉴今,让我在古代的历史故事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画虫儿》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两部作品,则从独特的视角探索了人性的边界。《画虫儿》通过对书画收藏、鉴定界的各式人物细腻描绘,展现了艺术与生活的交融,以及书画收藏界的百态。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则以独特的访谈形式,呈现了那些被视为“异类”的思维世界,挑战了我对常规和异常的认知,让我思考所谓的“正常”与“疯狂”之间的微妙界限。

  本土作家冯乐心的散文集《樱红桃绿》,以其亲切平实的文字和浓郁的乡土情怀,为我讲述了家乡的美丽故事和温暖人情,书中的每一篇散文都透露着人性的温馨。

  艺术: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为我打开了一扇审视艺术史的全新视角。这本书探讨了艺术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的兴衰起伏,以及它们如何在毁灭与重生的循环中延续着艺术的生命。通过阅读,我深刻体会到艺术的坚韧与顽强,以及其在时间洪流中不断演变和传承的力量。

  江苏省文联章剑华主席的《极简演讲集》收录了他在各种艺术活动中的精彩发言,每一次演讲都是对艺术的深刻洞察和热情赞颂。这些演讲不仅让我领略到了艺术的多元魅力,也为我提供了思考艺术与社会、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新视角。

  无锡本土文化学者严克勤的《我写我意》,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个人创作的心路历程。书中传达的不仅是对艺术技巧的追求,更是对艺术精神的坚守和对自我表达的深入探索,让我感受到了艺术创作中真诚与个性的重要性。

  安徽书法家虞卫毅的《手札里的故事》通过一封封手札,揭开了背后隐藏的历史片段和动人情感。这些手札仿佛是时间的胶囊,保存着过去的声音和温度,让我在阅读中穿越时空,与书画界人士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宜兴乡贤吴冠中的《画外文思》让我走进了这位艺术大师的内心世界。他的文字与画作相互辉映,展现了他对艺术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书中的思考和见解,使我对绘画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艺术家的敏锐感知和深刻思考。

  张伯驹的《烟云过眼》以其丰富的收藏经历和对艺术珍品的独到见解,带我领略了艺术收藏界的风云变幻和珍品背后的传奇故事。而刘二刚的《二刚·独上高楼》则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为我带来了新的艺术启发和审美体验。

  旅行:脚步与心灵的双重远行

  在旅行类书籍中,《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以其真实的旅行经历和深刻的感悟,让我感受到了西藏的神秘与美丽。《古格遗韵》《从象雄走来》《羌在深谷高山》等作品,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历史资料,为我揭示了藏地及西南地区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苦修者的圣地》《西藏的寺庙和佛像》则让我对西藏的宗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深入藏地——徒步西藏十万公里纪实》则以其壮丽的景色和坚韧的毅力,让我感受到了旅行的艰辛与美好。

  这些书,让我再次感受了藏地那令人窒息的自然风光,高耸入云的雪山、广袤无垠的草原、澄澈湛蓝的天空,每一处景色都如同仙境般令人陶醉。同时,也更深地了解了藏地深厚的宗教文化,古老的寺庙、庄严的佛像、虔诚的修行者,他们所展现出的信仰力量让我深受触动。

  这些书籍还讲述了那些勇敢的旅行者们在藏地的历险经历,他们徒步穿越荒原、攀登山峰、探访古老的村落,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历史:穿越时空的对话与思考

  《文明的历程·商朝》《文明的历程·西周》这两部作品,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生动的叙述方式,让我对商周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一书深入探讨了殷周之际的重大变革,让我看到了历史演进中的残酷与机遇,以及新制度、新文化诞生的艰辛历程。而《各领风骚——春秋霸主的天空》则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壮阔场面,各路霸主的雄才大略、智勇谋略,让我对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使我对商朝和西周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从神秘的甲骨文到精美的青铜器,从复杂的宗法制度到盛大的祭祀仪式,这些古老的文明元素让我感受到了华夏文明源头的深邃与魅力。这些历史书籍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让我明白了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不断创新的过程。

  文化:心灵的滋养与升华

  《苏轼十讲》为我呈现了苏轼这位文学巨匠丰富多彩的人生和博大精深的思想。通过对苏轼诗词、文章的深入解读,以及对他生平经历的详细叙述,我看到了一个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豁达、在文学创作上不断追求卓越的伟大灵魂。苏轼的智慧和才情让我敬佩不已,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鼓舞。

  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周小东的《何为紫砂》加深了我对紫砂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认识。书中从紫砂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绍。

  《齐善鸿讲道德经》以现代的视角重新解读了这部古老的经典,让读者在古老的智慧中找到了应对现代生活挑战的新启示。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人生智慧在作者的解读下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也更加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对人生的意义、道德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回顾这一年的阅读之旅,虽然阅读量不如往年,但每一本书都为我带来了深刻的感悟和启迪。这些书籍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拓宽了我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在文学作品中,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美好;在艺术作品中,我领略到了艺术的魅力与生命的真谛;在旅行作品中,我体验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历史作品中,我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与古人对话;在文化作品中,我得到了心灵的滋养与升华。

  新的一年已经来到,我希望能够继续保持对阅读的热爱和追求,能够用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阅读。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反思所读的内容,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我要感谢这一年来陪伴我一起阅读的每一本书籍。是它们让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