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线上+线下,在“破圈”中长出社交触角

阅读时,交个朋友吧!

  今天,第30个世界读书日如期而至。在无锡,纸质书页翻动的声音并未被电子屏的光影掩盖,当传统的阅读方式“嫁接”社交基因,那些曾被捧在手上的纸质书,正以更轻盈的姿态,在时代发展中生长出全新的阅读方式。

  阅读正在突破边界感

  昨日,记者走进无锡图书中心,与当年还在旧址时所见“满地都是读书人”不同,新址虽然增加了许多座位,但阅读的人数似乎不如从前。看着书架上裹着塑封的书籍,是否这层“透明屏障”让想亲近书本的读者望而却步?记者询问了市图书中心相关负责人,他表示塑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书籍,但读者可以联系工作人员拆封阅读。记者走访茑屋周新里店和惠山映月里店,书架上也明确放置有“如需拆阅,请联系工作人员”的标签。所以,读书不必一定收入囊中,请大胆联系门店工作人员,勇敢地迈出和心仪纸质书交朋友的第一步。

  当下,读者与书的连接正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创造”。4月17日,2024长三角“最美·书海报”(第六季)评审会在无锡落幕,本次活动也是无锡市全民阅读促进会“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美·书海报”评选自2019年创办以来,已成为沪苏浙皖地区规模较大的书业设计赛事。无锡新华书店同步推出了“最美·书海报”主题展览,展现文化创意和出版资源的深度融合,展览将持续至5月底。新华书店还将举行“大中华寻宝记”凤凰研学、“吴韵流芳 弦乐书香”新吴区图书文创市集、《社区那些事》新书阅读分享会等20余项文化活动,让锡城市民突破书页的界限,收获满满的文化滋养。

  线下阅读更具仪式感

  在当下的读屏时代,位于蠡湖畔“乐读慢岛”湖心乌托邦的一场读书分享会,却在上周末一大早吸引了许多市民登岛,2025年无锡市第十八届太湖读书月暨滨湖区“乐读慢岛”开放日活动在此开启,人们以林荫为天幕,以树桩为座位,阅读不再局限于书店。来参加读书分享会的市民小朱向记者分享自己的登岛感受,“就像在森林里阅读一样,很快乐”,墨香与草木气息在湖风吹拂下自然交融。

  去年,无锡已建成百个钟书房公共阅读空间矩阵,钟书房建设项目获评中宣部2023—2024年度全民阅读优秀项目。湖心乌托邦的伊德音乐钟书房,与书香栈道、森林剧场、音乐排练室、平克唱片店、行读打卡点等功能区域组成了一座“无边界书房”,该项目也是江苏首个政府扶持、媒体倡导、社会支持的动态文化体验项目,陪伴无锡人度过了世界读书日前夕的温暖周末。

  第19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无锡人正把“社交化阅读”玩出新花样。2024年底,在某社交平台联合全国30城开启的“阅读友好计划”中,包括人民邮电所邮局咖啡、板要咖啡、巴别塔书店等在内的无锡6家特色店铺入选阅读坐标。活动期间,无锡市民纷纷在社交媒体平台晒出自己的读书flag,让书柜里的落灰书被想起、被翻开、被阅读,让阅读行为通过网络“人传人”。当电子屏幕占据生活的碎片时光,无锡正在依托城市的自然资源和商业资源,把无锡人从线上吸引到线下,放慢脚步来一场长阅读。

  有声阅读带来治愈感

  听书和视频讲书等新兴的数字化阅读方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喜爱。有声书是一种通过声音演绎文字内容的新型阅读形式,有效降低了阅读的门槛。

  在无锡,阅读正在“声”临其境,公共阅读空间里的有声书元素愈发常见。无锡市图书馆推出“锡图有声”栏目,为孩子们精选国内外优秀绘本,让盲文图书“开口讲故事”。无锡市工人文化宫携手“樊登读书”,在职工书房数字阅读空间设置了定制化的“有声墙”,只需拿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听到想听的书籍内容。部分钟书房和农家书屋专门设置了有声书墙、有声阅读亭,特别考虑到社区老年读者的需求,加大了视听友好产品和技术的供给。(晚报记者 孙妍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