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国家气候中心宣布:江南地区已于6月5日正式入梅

不含无锡,梅雨形势未达“及格分”

昨日锡城的阳光不浓烈,气温也恰到好处。 (晚报记者 张怡凯 摄)

雨水不见,阳光不烈,还有凉风习习。最近的锡城,天气舒适得简直可以打满分!这样的天气里,随手带把伞,选择湖边、湿地到处走走,还是可以体会到江南夏天的韵味。只是一则入梅的消息让无锡人不淡定了:最近,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江南地区已于6月5日正式入梅。不少人疑问:最近晴好当头,一场雨也没下,怎么就静悄悄入梅了?

“锡牌”梅雨配方尚缺料

“梅雨”是指初夏时节从中国江淮流域到韩国、日本一带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因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节,故又称为“梅雨”。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2019年江南地区雨日、雨量达到入梅标准,确认为6月5日进入梅雨期,较常年偏早3天。进入梅雨期后,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将更加频繁。对照无锡常年平均入梅日6月16日,时间确实近了,但梅雨天气的多雨、潮湿配方还没齐活,就这样入梅了是不是太仓促了?对此,气象专家表示,这里的“江南”是指江南的南部,如浙江南部、江西中北部等,不包括无锡。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梅雨也是分型号的。据气象专家解释,根据地域不同,国家气候中心将梅雨划分为江南梅雨、长江中下游梅雨和江淮梅雨。这里的“江南”泛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且不与华南地区相重合;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包含了部分长江以北地区,主要是针对长江流域而言的区域,比如长沙、南昌、杭州,属于前者;而像武汉、南京跨长江两岸,两者兼有。我们无锡是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锡城尚未入梅。

按照气象上的标准,确定梅雨需要多个气象要素,首先要有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除了温度和雨,还要看东亚底层的季风,看中层的副热带高压,看高层的南亚高压。从目前的天气形势来看,阻塞高压不稳定,东亚大槽帮倒忙,导致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无法有效输送过来。再加上孟加拉湾水汽不给力,副热带高压出工不出力,东亚季风有些怪异,导致冷热不能充分交汇。总的来说,梅雨天气形势未达到“及格分”,无锡没有纳入梅雨的势力范围,何时入梅还要根据接下来的天气情况再作研判。

目前,锡城的天气系统依旧受东北冷涡的影响,这是五六月活动在我国东北及其附近的高空大型冷气团,相当于一个冷空气的聚集地,自西向东不断分裂出一股股的冷气流影响东北、华北以及江浙一带等地。东北冷涡的稳定驻扎,也是最近锡城一派好天气、气温却又不高调的原因。而且,东北冷涡与梅雨也有关系,由于北半球的空间有限,东北冷涡大了偏南了,副高就相对要小了。这样一来,副高和夏季风就被挤得偏南了,雨带也就长时间停留在华南一带无法北上,梅雨迟迟不来。

周末气温再次超越“3”字头

从最新气象资料来看,短期内东北冷涡依旧稳定,锡城以云系天气为主。其中,今天多云到阴,南部地区会出现阵雨,气温略有下降,最高气温26℃左右。明天起天空状况就会改善许多,最高气温也会上升到29℃。即使有阵雨打扰,现在的天气也算是夏天最美好的样子,毕竟梅雨还没到达,酷暑也没有真正来临。对于即将中考的学生来说,好天气对考前复习非常有利,而有空的市民朋友不妨趁着天凉快可以去公园景区走走。预计15日起最高气温再次越过“3”字头,闷热感将逐渐升级。

随着天气转热,最近户外跑步的人越来越多了。一般来说,初夏时段,气温的变化正好符合“逐渐升高”的特点,是进行耐热锻炼的最好时机。建议大家每天抽出1小时左右进行室外活动,根据天气情况,选择气温在25℃左右、湿度在70%以下的环境,进行散步、跑步等锻炼项目。经过初夏一个多月的耐热锻炼,盛夏来临之时,即使室内气温比较高,人体也不会感觉太热。 (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