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无锡籍革命烈士严朴去世70周年纪念日,当天,本报A08版刊发《高邮收藏家拿出了这些珍贵老报纸》一文,报道了报刊收藏家朱军华收藏有见证严朴革命生涯的老报纸。
在这篇报道的牵线下,朱军华带着一批珍贵的老报纸来锡办展。昨天,“纪念中国工农革命运动领导人严朴牺牲70周年实物资料展”在秦邦宪故居开展。
本报报道让老报纸“现身”
朱军华在老报刊收藏圈里颇有名气,他尤其喜欢收藏重要历史节点、有纪念意义的报纸。去年9月,在高邮市政府的支持下,朱军华参与筹建的“苏中抗战老报馆”开馆。这是全国第一家抗战报纸博物馆。《人民日报》报道了该馆开馆一事。朱军华与本报结缘,源于今年5月9日——本报A03版刊登《严朴:了不起的革命者》一文,江南晚报微信公众号也发布了同题新闻,引起了朱军华的关注。朱军华收藏红色报刊29年来,对旧报刊多有研究,他从收藏的报纸上早已了解到严朴的事迹。
本报获悉后与朱军华取得了联系,并在严朴去世70周年之际,以朱军华的收藏为支撑刊发了相关报道。当时,朱军华向记者表达了想在无锡办展的心愿,让无锡市民有幸一睹报道无锡人和事的珍贵老报纸。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朱军华已受邀先后在新华报业传媒广场、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举办解放主题的红色收藏展。经本报牵线,无锡市名人故居文物管理中心主任陈建强给朱军华打去了电话。得知朱军华不但收藏有严朴相关报道,还有跟无锡解放、新中国成立有关的旧报纸,陈建强很开心,并促成了无锡这场展览。
昨天一早,朱军华便驱车从高邮赶到无锡,在秦邦宪故居既翕堂内布展。陈建强跟同事们也忙着将其他展品一一摆好。陈建强介绍,在七一来临之际,名人故居与无锡博物院和高邮著名收藏家朱军华联合策划、举办了这场纪念展,展出严朴生前使用过的照相机、印章、笔、公文包、帽子、棉毯等实物,以及刊载有严朴相关活动信息的报纸。这些展品见证了一位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的革命历程,也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奋斗史。朱军华一共带来展出了40份老报纸,其中,跟严朴有关的有18份,其余的报纸跟无锡解放、新中国成立有关。
这份《工人生活》很珍贵
1925年5月31日的《申报》报道了五卅运动爆发,严朴在上海积极参加游行演讲,是最初被捕的15人之一。1927年11月的《大公报》和《顺天时报》,报道了苏南秋收起义,无锡起义的领导者严朴出现在了报纸上。1934年10月25日的《世界日报》,报道了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内容,严朴抱病参加长征。1945年5月5日的《黎明》报道了中国共产党举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严朴作为代表参加了七大。1949年6月8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严朴去世的讣告。展柜里这些泛黄的旧报纸,记录下严朴不朽的一生。
“无锡是跟南京一起解放的,都是1949年4月23日,所以当年的很多报纸上报道南京解放的,大都写到了无锡解放。”朱军华收藏有约三四十份无锡解放相关报刊,报道时间集中在1949年4月24日至5月1日。《人民日报》《河北日报》《嫩江新报》《东北日报》《太岳日报》《长春新报》《冀鲁豫日报》《察哈尔日报》《晋绥日报》《北平解放报》《淮海报》《新华日报》《新民报》《快报》……一时间,南京、无锡等地解放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其中,1949年4月24日的《新闻报》,专门刊发了“共产党今晨进入无锡”的消息。
朱军华带来展出的老报纸中,有一份特别珍贵,这就是1949年10月4日的《工人生活》。《工人生活》是《无锡日报》的前身,创刊于1949年8月1日。他收藏的这张报纸正值新中国成立之时,刊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毛泽东当选主席》以及《无锡市开庆祝大会 三万工人参加游行》等报道,报道内容十分重要,连版式设计也堪称优秀和新潮。头版上,以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作为衬底,报纸下方是各界人民举手欢庆的场面……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读一读这些老报纸,一定会感动到你。据悉,该展览展至7月10日,免费对外开放。
(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