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医学》杂志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食物过敏与肠道微生物组成有关,肠道中某些特定细菌可保护人类免受食物过敏的烦扰。实验显示,肠道中一些特定细菌可逆转小鼠的食物过敏症状。
近年来食物过敏在全球发病率不断攀升。仅在美国,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人因食物过敏被送往急诊室,目前主要依靠远离过敏原来避免发病。
新研究的共同高级作者、美国布里格姆妇科医院病理科的琳恩·布丽说,这项研究“代表着食物过敏的疗法将发生巨大变化”。
布里格姆妇科医院和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等机构研究人员首先以56名食物过敏的婴儿和98名不过敏的健康婴儿为对象,定期收集他们的大便样品,并利用计算方法分析对比两组便样中微生物种类差异,从成百上千种肠道细菌中找出那些可保护婴儿免于食物过敏的特定菌种。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开发出两个具有保护效果的“菌群配方”,每个“配方”由5至6种梭菌或拟杆菌组成,它们都来自健康婴儿肠道。动物实验显示,给鸡蛋过敏的小鼠口服任一“配方”均可抑制它们的过敏反应,而口服其他种类肠道细菌起不到同样效果。
为弄清过敏的病理学原因,研究人员还观察了人类和小鼠的免疫系统,他们发现上述“菌群配方”能靶向两条重要的免疫通路并刺激特定调节性T细胞,通过改变调节性T细胞的状态增强人类和小鼠对过敏原的耐受性。
研究人员认为,了解与过敏相关的微生物及其靶向目标,有助于寻找更好的过敏诊断和治疗方法。尤其对于食物过敏,这项研究有望发展为可靠的治疗方法,将来可用于人类患者。
“梨形”身材女性
绝经后不易得心血管病
关注身材的女性往往不喜欢“大象腿”和“水桶腰”。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对绝经后女性来说,腿粗反倒可能是好事,“梨形”身材比“苹果形”身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小得多。
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新近在英国《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发表报告称,这项研究以2683名绝经后女性为对象,进行了为期18年以上的跟踪调查,分析脂肪主要堆积在身体中段躯干部位、即“苹果形”身材和脂肪主要堆积在腿部、即“梨形”身材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这些调查对象起初都没有心血管疾病,身体质量指数(BMI)一直在正常范围内,但在调查结束后有291人患相关疾病。
结果显示,相比身体中段脂肪储存量较少的人群,中段脂肪存量比较多的人群患病风险翻番;相比腿部脂肪储存量较少的人群,腿部脂肪存量比较多的人群患病风险小40%。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调查对象中,“最苹果形”、即身体中段脂肪比例最高且腿部脂肪比例最少的人患病风险最高,是“最梨形”身材人群患病风险的3倍以上。
研究人员说,鉴于这项研究对象都是绝经后女性,对于男性和年轻一些的女性而言,尚不清楚身材比例与心血管疾病的这种关联是否依然成立。
研究人员建议,绝经后女性不论体重和BMI指数是否正常,都应该加强关注体脂的分布区域。研究人员下一步打算研究长期的饮食习惯与绝经后女性体脂分布的关系,从而评估饮食对多种健康风险的影响。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