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焦点新闻

小小螺蛳引发生态环境保卫战

全国内陆水域 最大非法捕捞案告破

  查获的部分赃物  警方供图

  抓获的部分嫌疑人

  本报讯(晚报记者 任蓉蓉)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昨从无锡市公安局获悉,警方经过深挖彻查,破获一起特大非法捕捞太湖螺蛳案。该案是迄今江苏省乃至全国内陆水域非法捕捞数量最大、涉案人员最多的破坏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

  5月10日凌晨,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民警通过前期侦查,在山水西路亮河湾码头当场查获9条非法捕捞渔船,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现场缴获17吨太湖螺蛳。该犯罪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有组织者、捕捞人员、收销赃人员、运输人员、望风人员等,涉及十余条捕捞船只和多辆运输销赃货车,非法捕捞数量巨大。警方随后成立专案组,经一个多月深入调查,又相继抓获涉案人员24名。

  经审查,该团伙以周某峰、王某娟夫妇为首,在4月至5月期间,他们多次组织无证渔船,雇用外地在锡无业人员非法捕捞太湖螺蛳多达360吨。大量太湖螺蛳被销赃到江苏省高淳、宝应和安徽省当涂等地,用于螃蟹、青鱼等水产品养殖。该案涉案金额70余万元,目前已有23名涉案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别看太湖螺蛳个头小,保护工作却很重要。“螺蛳能抑制藻类,净化氮、磷等营养物质,提高水体透明度”,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环境保护研究室主任陈家长介绍,螺蛳是太湖水域重要的湖底栖息生物,对于净化水质、降解污染、消除蓝藻、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等具有重要作用。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局长周国庆说,非法捕捞螺蛳会对太湖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根据《刑法》规定,在内陆水域非法捕捞水产品500千克以上或者价值5000元以上的,就要进行立案追诉。

  太湖是全国最早实施封湖禁渔的内陆湖泊,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从1984年开始实施封湖禁渔制度,每年2月1日到8月31日是太湖的封湖禁渔期。近年来无锡治理和保护太湖的力度越来越大,而由于太湖渔业资源较丰富,一些不法人员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晚上入湖非法捕捞,甚至使用底拖网等明令禁止的渔具捕捞。为此省太湖渔管办、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等职能部门联合健全水域综合执法制度。据统计,2016年以来无锡共破获非法捕捞太湖水产品案件49起,依法查处违法犯罪人员73名。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整治35次,对非法捕捞活动进行集中打击,收缴用于非法捕捞的丝网、地笼网等渔具,全力遏制水域非法捕捞现象的蔓延趋势。